时间:2024-05-15
张兴琼,张敬麟,杨 媛,彭孟寅,杨晓波(通讯作者)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妊娠期肠梗阻是一种特殊的肠梗阻类型,发生率不高,多为粘连性肠梗阻,一般以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剖宫产史的孕妇较为高发,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危及母婴生命。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与一般肠梗阻类似,在孕妇及胎儿情况良好的前提下,进行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营养等,能够解除梗阻,达到较好治疗效果[1]。以往胃肠减压多采用普通鼻胃管,对肠腔内积聚的液体和气体引流并不充分,对肠梗阻的缓解速度较慢,治疗时间较长,甚至可导致治疗失败而转手术治疗[2]。近年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引流不充分的问题,但在妊娠期肠梗阻的治疗中较少见[3]。本文分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妊娠期肠梗阻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妊娠期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5±4.2)岁,孕周30~36周,平均(33.2±2.1)周,粘连性肠梗阻21例,压迫性肠梗阻9例;对照组3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8±4.4)岁,孕周30~36周,平均(33.5±2.2)周,粘连性肠梗阻22例,压迫性肠梗阻8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妊娠期肠梗阻,孕周在30~36周,无严重妊娠合并症,胎心正常,患者同意保守治疗,无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排除合并严重妊娠疾病、不能耐受治疗、合并严重肠梗阻并发症、胎儿存在异常需要立刻终止妊娠;对比两组的年龄、孕周、肠梗阻类型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禁食禁水、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密切监测胎心和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使用普通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清洗鼻腔,检查胃管通畅性,测量插管长度,润滑胃管,操作者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将胃管前端缓慢插入鼻孔至咽喉部10~15 cm,期间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使胃管尽快到达所需长度,B超检查胃管位置满意后用胶布固定胃管,连接胃肠减压器,持续负压吸引24 h,若24 h后肠梗阻症状缓解,则给予华瑞肠内营养乳剂(TPF-D)(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40078)肠内营养,初始剂量250 mL,之后每3 d增加250 mL,每日最高1 500 mL,以促进肠蠕动,维持营养平衡,之后逐步改为流食[4]。观察组使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进行胃肠减压,患者采取仰卧位,鼻咽部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内镜引导下,将鼻型肠梗阻导管前端送入幽门,待气囊达到十二指肠降段后,拔出导丝,气囊内注入蒸馏水15~30 mL,退出内镜,随肠蠕动,导管头端前进至小肠内,导管末端连接负压引流袋,持续负压引流24 h[5];将导管固定在耳垂处,可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注入糖盐水、水溶性维生素等,补充营养方式同对照组。
记录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24 h胃肠减压量、24 h腹围缩小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并计算BMI,评估机体营养情况;随访至妊娠结束,统计手术治疗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早产率,记录住院时间。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胃肠减压量、24 h腹围缩小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梗阻缓解指标比较( ± s)
表1 两组肠梗阻缓解指标比较( ± s)
24 h腹围缩小量/cm观察组 30 60.24±3.68 82.57±4.23 1562.47±410.28 11.42±2.93对照组 30 115.65±3.97150.39±6.50671.94±184.89 5.10±1.59 t 6.759 7.283 11.462 4.457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h 24 h胃肠减压量/mL
观察组治疗10 d后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0 d后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 s)
血清白蛋白/(g•L-1)组别 例数 血清转铁蛋白/(g•L-1)治疗前 治疗10 d后 治疗前 治疗10 d后观察组 30 43.67±2.89 48.90±4.86 2.57±0.46 3.32±0.45对照组 30 43.82±2.58 46.14±4.35 2.58±0.49 2.90±0.61 t 0.297 4.012 0.143 3.072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BMI/[kg•(m2)-1]治疗前 治疗10 d后观察组 30 24.57±3.43 25.89±3.27对照组 30 24.75±3.52 25.94±3.31 t 0.303 0.268 P>0.05 >0.05
观察组手术治疗、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以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结局比较
妊娠期肠梗阻起病急,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腹痛,呈进行性加重,病理检查以粘连性肠梗阻最为多见。本病主要由于存在肠粘连带,导致肠内容物无法向肠管远端运送,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病理检查可见近端肠管水肿、缺血,肠管扩张,肠道菌群移位等,严重者发生肠穿孔、肠绞窄等并发症,危及母婴生命[6]。
妊娠期肠梗阻的治疗与一般肠梗阻类似,对于病情稳定、无明显腹膜炎症状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这是因为手术容易引起子宫收缩而发生早产,若保守治疗失败则可在避免早产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7]。
胃肠减压是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置入导管,持续负压吸引,可排出肠道内积存的液体和气体,缓解肠道水肿,促进肠道恢复通畅,改善肠道血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普通鼻胃管从鼻腔插入到胃内,无法进入肠道,对肠道积液的清除效果有限,肠梗阻解除速度较慢,整体疗效一般,部分患者可因病情发生进展而转手术治疗,增加了早产率[8]。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是一种新型胃肠减压导管,大多采用X线引导下插管,但患者处于妊娠期,不适合进行X线检查,因此采用内镜下置管,能将导管直接置入肠道,行持续负压吸引,能快速吸尽多余的积液积气,促进肠道水肿的消退,加快梗阻解除速度,达到提升疗效的作用[9-10]。因此,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是胃肠减压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妊娠期肠梗阻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妊娠期肠梗阻的临床价值确切,能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