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脉冲震荡法肺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4-05-15

祁庆松

(淮南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 安徽 淮南 23200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导致儿童下呼吸道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链球菌感染肺炎,也成为了非典型肺炎的常见致病因素[1]。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患者,也是诱发患儿哮喘或哮喘症状加重的重要因素[2]。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经过临床有效治疗后,大部分患儿可以痊愈,但仍有少数患儿在经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疗效欠佳,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高热、胸部影像学加重等,发展为难治性肺炎,如果临床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医治,可能引起肺外并发症等严重症状的产生,进而危及患儿生命[3-4]。肺功能检查可以有效判断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也是评估哮喘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查手段,可以有效了解肺部功能性变化。本文就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作一研究,进而谈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8名非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住院下呼吸道感染,血清Mp-IgM阴性,未经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治愈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0~10岁,平均年龄(3.14±1.1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0~10岁,平均年龄(3.07±1.29)岁;两组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年龄0~10岁。(2)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诊断标准,经临床体征、X线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血清Mp-IgM抗体阳性,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3)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患儿;(2)免疫缺陷;(3)先天性心脏疾病和其他的严重疾病患儿;(4)血清Mp-IgM阴性但经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的患儿;(5)血清Mp-IgM阳性但未经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好转的患儿。

1.2 肺功能测定

肺功能测定操作人员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均在感染好转期通过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Paed,德国耶格)进行肺功能测定,记录脉冲震荡以了解患儿肺功能受到损害情况。脉冲震荡肺功能测定:检测指标包括弹性阻力(X5)、呼吸总阻抗(Z5)、中心气道阻力(R20)、总气道阻力(R5)、共振频率(Fres)。

1.3 MP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患儿IgM水平>13 U/mL则可以判定为MP感染,M(IgM)测定试剂盒选用德国Virion-Serion公司,检测人员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Statistics Ⅴ17.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率表示,数据比较使用χ2检验,校正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患儿均于感染缓解期测定并比较X5、Z5、R20、R5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肺功能损害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脉冲震荡肺功能比较( ± s,cmH2O/L/s)

表1 两组患儿脉冲震荡肺功能比较( ± s,cmH2O/L/s)

组别 例数 X5 Z5观察组 45 4.42±0.84 12.47±1.47对照组 38 4.01±0.91 10.89±1.27 t 2.1325 5.184 P<0.05 <0.01组别 例数 R20 R5观察组 45 9.68±0.59 12.28±0.92对照组 38 8.67±0.79 9.45±0.87 t 6.6575 14.3123 P<0.01 <0.01

3.讨论

MP感染的致病机制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MP感染导致的直接损伤:MP侵入呼吸道后可以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使得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和吞噬能力受损;(2)MP感染导致的间接损伤:MP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后,可促进过氧化氢的合成,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发生,期间内源性毒性的分泌可显著增加,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脱落以及坏死等情况的发生,进而纤毛运动能力受损;(3)MP感染可损伤免疫系统:机体感染MP后,免疫体统会分泌IL-6、TNF-α等促炎因子以清除病原微生物,与此同时机体释放IL-4、IL-10等抑炎因子来平衡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过强的免疫炎性反应的发生,使得心肌炎、脑炎以及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产生[5]。

MP是导致儿童下呼吸道肺炎的常见病原体,MP感染的病理特征常以急性支气管炎和肺间质性改变为主,也是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主要原体之一。多数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高热等,且免疫力低下患儿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儿还可同时并发心肌炎、脑炎、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并发症[6]。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MP感染可导致患儿哮喘以及病情反复发作,患儿发生MP感染后,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进而使得气道平滑肌收缩,造成患儿气到高反应,肺部组织受损。

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可以早期判断肺、呼吸道病变情况,也是疗效评估和推断的可靠指标,另外,肺功能检测也可以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有利于评估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治疗的临床效果。然而常规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有效配合,同时重复性较差[7]。脉冲震荡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肺功能检查方式,可以在患者平静呼吸时检查患者的各项反应呼吸阻力的指标,尤其R5~20、X5等指标还可以反映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在临床中可以作为常规肺功能检查的有效补充,由于其不受受试者配合的影响,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8]。

R5等脉冲震荡指标可以更加敏感反映患儿气道阻塞情况,R20则反映了患者中心气道阻力。本研究显示,纳入观察组的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X5、Z5、R20、R5、Fres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数值明显增高(P<0.05);表明患儿下呼吸道MP感染,可以造成患儿大小气道功能受损,当气道损伤病变产生时,气道容易闭合进而发生阻塞,患儿通气受限,最终导致气功能障碍。分析原因可能为患儿MP下呼吸道感染,可加重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其次,MP可促使机体产生超敏反应,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严重的气道高反应,造成患儿气道阻塞性病变。

综上,在儿童患者中检查肺功能时,由于患儿常不能配合常规肺功能检查,可以考虑采用脉冲震荡法检查患儿的肺功能,同时脉冲震荡法也可有效反映患儿的小气道功能;本次研究发现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肺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引起肺功能下降,也容易使患儿并发气喘或哮喘等不良症状,临床应根据患儿病情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