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莫申荣,陈宏耀,杨成才,谢岳云(通讯作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指的是无法明确原因的克隆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并引起慢性骨髓增生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PMF的发病率方面,男女无差异,但在人种上,白种人的发病率最高,在发病年龄上,50~70岁的老年人更易发病,婴儿和儿童也会发生此疾病。PMF临床特征是多器官髓外造血与巨脾的情况,而其血液学特征是患者的外周血中会有幼稚粒、畸形红细胞产生。PMF在其病程中会与其他类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发生互相转化,在PMF的晚期,会有骨髓衰竭的情况产生。PMF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是3.5~5.5年,而PMF死亡的原因多是出血、血栓形成、感染、急性白血病转化、心脏功能不全等,而在PMF开始的10年间,急性白血病转化发生率为5%~25%[2]。本文针对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90例PMF患者,予以其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PMF治疗的患者,排除药物禁忌证、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根据抽签法分组,为低剂量组(n=45)和正常剂量组(n=45)。低剂量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30~75岁,平均(52.69±10.38)岁;正常剂量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是31~74岁,平均(52.34±10.67)岁。对比两组样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沙利度胺(爱然沙利度胺胶囊;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86;25 mg×48粒),低剂量组用药剂量为2粒/d,正常剂量组初次用药为2粒/d,1周后用药剂量为4粒/d,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体征实施监测,若有异常应需即刻处理,共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

1.3 实验指标观察

评估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和相关指标变化。(1)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脾脏缩小50%以上,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脾脏缩小50%以下,则为有效;临床症状和脾脏无任何改善,则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便秘、头晕、水肿、皮肤瘙痒等。(3)相关指标:脾脏大小、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脾脏正常大小:10~12 cm;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血红蛋白:男:120~150 g/L;女:110~150 g/L。

1.4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19.0中输入全部样本资料,并实施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相关指标变化)检验方式为t,表示形式为(± s);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检验方式为χ2,表示形式为[n(%)]。P<0.05说明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实验结果

2.1 评估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组治疗效果

低剂量组总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正常剂量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2.2 观察低剂量组与正常剂量不良反应情况

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正常剂量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n(%)]

2.3 研究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低剂量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数据与正常剂量组数据相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均低于正常剂量组和治疗前;低剂量组血红蛋白指标数据高于正常剂量组和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 ± s)

表3 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 ± s)

组别 n 脾脏大小 血小板计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低剂量组 4520.11±2.529.93±0.34 321.75±20.96245.97±11.38正常剂量组 4520.25±2.6414.63±1.72 321.61±20.82306.73±5.94 χ2 0.2573 17.9825 0.0317 31.7512 P 0.7975 0.0000 0.9747 0.0000组别 n 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低剂量组 45 97.79±5.88 174.67±10.36正常剂量组 45 97.65±5.97 129.18±8.49 χ2 0.1120 22.7823 P 0.9110 0.0000

3.讨论

PMF的详细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均无研究可明确证实,但发现约50%的PMF患者确诊时都可发现克隆性异常核型存在,所以认为PMF是多能造血祖细胞产生染色体突变后引发的病变[3]。而且PMF患者都有JAK2基因发生突变的情况,而这种突变会导致巨核细胞对下游的FKBP51蛋白过度表达以及JAK2/STAT5途径发生持续激活,这很可能就是PMF的发病机制[4]。PMF的发病较为缓慢,许多PMF患者诊断时无明显症状,或者仅是多汗、体重减轻、乏力、消瘦等,当PMF严重时,患者会有贫血、骨痛、出血、发热的情况出现,少部分PMF患者还有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的症状表现,脾大是所有PMF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沙利度胺是谷氨酸的一种衍生物,具有抗炎、止痛、免疫调节、抑制血管生成、镇静、抗肿瘤的效果,而临床显示PMF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注意沙利度胺的用药剂量,因为常规剂量用药时患者易发生皮肤干燥、头痛、困倦、便秘、皮疹等症状,若长期服用,则副作用的产生概率更高[5]。因此为了在确保疗效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应对沙利度胺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临床发现低剂量用药的效果更佳。

经本次研究知:低剂量组总治疗效果93.33%,高于正常剂量组73.33%(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8%,低于正常剂量组26.66%(P<0.05),此次实验的数据结果与朱秋娟等人的实验结果数据相近,在他们的实验文章中,PMF患者接受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2/15),说明低剂量沙利度胺能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印证了本次实验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治疗前,低剂量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数据与正常剂量组数据相近,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水平均低于正常剂量组,且两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血红蛋白指标数据高于正常剂量组,且均高于治疗前(P<0.05)。

综上所述,PMF患者实施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的效果好于正常剂量治疗,能在保证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有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