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免疫学检验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4-05-15

徐 云

(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江苏 无锡 21419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以炎性滑膜炎为主。其特点是多关节,对称性,手脚小关节的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外部关节脏器受累和血清类风湿性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作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致残率高,且反复发作,可累及患者全身关节,对患者身体造成极大伤害[2]。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临床实践主要是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控制病情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免疫指标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3]。本文将我院收治的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64名健康体检者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免疫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以下是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病例选自2018年2月—2020年4月,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同意书已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组的患者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28例,女36例,最大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34.25±2.65)岁,病程最长的是6年,病程最短的是5个月,平均病程为(3.12±0.68)年,对照组中男35名,女29名,最大年龄为44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平均年龄在(32.43±2.15)岁,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1天正常饮食,饭后禁食,禁食8~12 h,次日晨禁食肘静脉血3 mL,离心20 min,3000 r/min。血清分离后,患者等待检查。所有样品均在同一天内采集和检测。

IgG,补体C3及补体C4的检验方法:检测采用TOSHI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在实验中实际使用的仪器需要时同一厂家配套产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检验说明进行检验。补体C3的正常范围在0.9~1.8 g/L之间,补体C4的正常范围在0.1~0.4 g/L之间,IgG的正常范围在7~16 g/L之间。类风湿因子(RF),应用免疫散比浊的方法来检验,仪器选择TOSHI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需要的检测耗材需要由同一厂家提供。判定RF检测为阳性的判定标准是:RF浓度大于20 IU/mL。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采用Cobas E 601罗氏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所有检测所需要的试剂均由厂家提供,判定抗CCP检测为阳性的标准为:17 U/mL以上。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和C4与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等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 24.0的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RF与CCP的阳性率)采用(n、%)进行表示、再通过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RF与抗CCP指标、免疫球蛋白G、补体C3和补体C4指标)用(± 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RF与抗CCP指标水平

研究组RF与抗CCP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RF与抗CCP指标水平( ± s,IU/mL)

表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RF与抗CCP指标水平( ± s,IU/mL)

组别 n RF平均值 CCP平均值研究组 64 238.42±91.06 302.43±97.46对照组 64 6.83±3.01 5.96±2.14 t 20.335 24.330 P 0.0001 0.0000

2.2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RF与抗CCP检测阳性率(确诊率)

研究组RF指标检测阳性率为85.94%(55例),CCP指标检测阳性率为4.69%(3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RF与抗CCP检测阳性率(确诊率)[n(%)]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及补体C4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IgG高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补体C3和C4指标( ± s,g/L)

表3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补体C3和C4指标( ± s,g/L)

组别 n IgG 补体C3 补体C4实验组 64 16.17±3.25 0.34±0.61 0.24±0.02对照组 64 9.68±4.32 1.02±0.34 0.36±0.18 t 9.6041 7.7897 5.3007 P 0.0001 0.0001 0.0001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一种严重疾病,该病一般发生在青壮年,该病的特征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4]。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在临床中,主要采取早期诊断和强化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它有很高的致残率,可以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改善病患,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良好的康复[5]。

实验室诊断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射频诊断是最早用于实验室诊断的检测方法。但该指标特异性较差,误诊概率较大。而且射频指标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检测效果较差。因此,联合免疫检测非常重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抗体表现异常,免疫测试可用于区分类风湿关节炎与其他关节炎相关疾病。从临床的各种表现来看,骨关节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osis)、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 Re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等相关疾病都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炎症,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有很高的相似度[6]。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免疫学检查,可以发现两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类风湿因子有明显的升高,所以可以通过类风湿因子试验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但是,检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所以相对不准确,很多患者已经有类风湿关节炎,但类风湿因子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容易导致临床误诊[7]。所以在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测试中,检测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也特别有必要,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诊断效率,减少误诊的概率。

通过对本文的实验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RF指标与抗CCP指标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RF指标检测阳性率(准确率)和抗CCP指标检测阳性率(准确率)也都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另外,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C3指标与补体C4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的联合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实了免疫检查联合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时,免疫学检查与检测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