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李立

(临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产后出血属于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及时预防[1]。药物预防是针对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案之一,但临床上药物种类繁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其中缩宫素作为较为传统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其效果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因此,为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我院70 例顺产产妇进行如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70 例顺产产妇,随机将产妇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 例,所有产妇均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疾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4)非单胎、非头位;(5)妊高症;(6)早产、过期产。实验组年龄20 ~35 岁,平均年龄为(25.38±3.02)岁,孕周38 ~40周,平均孕周(39.11±0.35)周,体质量50 ~70kg,平均体质量(58.35±5.02)kg;对照组年龄20 ~34 岁,平均年龄为(25.27±3.14)岁,孕周38 ~40 周,平均孕周(39.24±0.38)周,体质量52 ~71kg,平均体质量(58.38±5.14)kg。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与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胎儿娩出后肌内注射5 ~10U。实验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将0.4mg 米索前列醇放置于直肠内。

1.3 检测方法

采用称重法统计产妇产后2h 内、24h 内以及产后总出血量,规定产后24h 内出血量在500ml 以上者为产后大出血;分别测量并记录产妇预防性用药前后的脉搏与血压值;严密观察产妇预防性用药后有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做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9.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其中,产妇产后出血量、预防用药前、后脉搏与血压等计量资料(±s)采用t 检验进行比较,产妇药物不良反应与产后出血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产妇产后2h、24h 内出血量以及产后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s,ml)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 n 产后2h 内出血量 产后24h 内出血量 产后总出血量实验组 35 148.65±20.38 182.05±20.27 202.46±22.31对照组 35 230.32±28.33 300.81±33.35 359.63±35.53 t 13.844 18.002 22.163 P<0.05 <0.05 <0.05

2.2 两组产妇预防用药前、后脉搏与血压比较

预防用药后,两组产妇脉搏与血压较预防用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并且,实验组产妇脉搏与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预防用药前、后脉搏与血压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预防用药前、后脉搏与血压比较(±s)

注:组内比较,*P <0.05。

组别 n 脉搏(次·min-1) t P 收缩压(mmHg) t p 舒张压(mmHg) t P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实验组 35 83.21±8.26 86.68±8.35 1.748 <0.05 121.56±11.35 115.28±12.81* 2.171 <0.05 77.06±8.32 62.58±8.06* 7.395 <0.05对照组 35 83.19±8.28 91.55±8.46 4.178 <0.05 121.64±11.67 130.61±12.58* 3.093 <0.05 77.11±8.29 70.11±8.02* 3.590 <0.05 t 0.01 2.424 - - 0.029 5.051 - - 0.025 5.215 - -P>0.05 <0.05 - - >0.05 <0.05 - - >0.05 <0.05 - -

表3 两组产妇药物不良反应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产妇两组产妇药物不良反应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产妇总体药物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3。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两小时内的出血量在影响产后是否出血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有效控制产后2 小时内的出血量可以减少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主要与宫缩乏力、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占全部出血的70%左右,因此常作为预防靶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是造成妇产科医疗纠纷的重要事件,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针对该病的治疗,因药物治疗疗效稳定,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较为舒适,因此临床上主张采用药物干预,其中以缩宫素最为常见[3]。缩宫素也称为催产素,对孕子宫较为敏感,可直接与子宫平滑肌受体结合,促进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并大幅度提升强度与频率,并将细胞外钙离子引入平滑肌细胞内,提升钙离子浓度,从而调节钙调蛋白,诱发细胞收缩,属于外源性刺激子宫收缩,而并非发动分娩子宫的进一步收缩,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属于临床上常见产后出血预防药物[4]。

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E1 衍生物,可软化子宫,增强其张力与内压,对于调节产妇生命体征具有稳定的效果,属于新型产后出血预防药物。有研究指出[5],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用可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为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我院70 例顺产产妇进行观察。数据显示,实验组产妇产后2h、24h 内出血量以及产后总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增强平滑肌的收缩,是缩宫素直接与子宫平滑肌受体结合,促进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并大幅度提升强度与频率所造成的,从而导致细胞外钙内流,减少血液的流出,并且在米索前列醇的协同作用下达到效果的增强;脉搏与血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米索前列醇增强子宫的张力与内压,从而调节血压水平,表现出缩宫素血压调节能力较弱的短板;总体药物不良反应率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两种药物的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因为增加药物种类而新增不良反应。可以看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大幅度减少产后出血,并稳定产妇生命体征,并预防大出血的可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产后血压与脉搏的变化,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