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4-05-15

钱寅娟 钱洁 吴兰 陈小月

(1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2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胃癌为一种严重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出现不适时一般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病死率高。直接浸润、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主要途径,若不能及时获得治疗可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不利于预后。全球胃癌每年新增病例在100 万以上,死亡率位于癌症死因第2位。我国是胃癌高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 万例,死亡约35 万例,每年新病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世界一半,我国胃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第2 位。胃癌预后和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5 年生存率达到是90%以上,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1]。肿瘤标记物可能是癌细胞的产物,也可能是机体其他细胞对癌症反应产物,主要存在血液以及尿液中,其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癌症风险。而临床研究显示约有 5%~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也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主要原因[2]。血栓形成反馈性的激活纤溶系统,最终导致纤溶酶活化,促进血栓的降解。D-二聚体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也有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情况本次回顾分析胃癌患者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情况,分析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胃癌患者作为A 组,胃良性病变60 例患者作为B 组,健康体检的60例人群作为C 组。A 组男性患者51 例,女性患者31 例,年龄33 ~71 岁,平均(45.2±3.7)岁,癌症分期中Ⅰ期23 例,Ⅱ期20 例,Ⅲ期31 例,Ⅳ8 例。B 组60 例患者中男性36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33 ~70 岁,平均(45.9±1.7)岁,疾病类型:慢性胃炎患者23 例,胃溃疡患者12 例,胃息肉患者7 例,胃间质瘤患者18 例。C 组60 例健康人群中男性34 例,女性26 例,年龄33 ~71 岁,平均(45.8±1.6)岁,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以及B 组患者的纳入标准:胃镜以及CT 等检查确诊;检查前患者无合并血栓疾病;未进行静脉置换治疗;无心肝肾等功能不全疾病;无其他器官肿瘤患者。本次临床检查均获得认可,本次临床研究方案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抽取三组受试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分别置于含分离胶生化管和枸橼酸钠管进行离心提取,离心设置为3000r/min,离心10min。D-二聚体的检测采取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希森美康CS-5100)检测,肿瘤标志物采取使用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Cobas8000 e602)进行检测。

1.3 检测项目及判断标准

D-二聚体在0mg/L-0.55mg/L 为正常,CEA 在0ng/mL-5.0ng/mL 为正常,CA72-4 在0U/mL-6.9U/mL 为正常,CA19-9 在0U/mL-27U/mL 范围内为正常[3]。分析胃癌不同时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人群的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

A 组患者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B 组和C组(P <0.05);B 组以及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的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s)

表1 不同人群的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s)

备注:*表示与A 组对比P <0.05

组别 D-二聚体(mg/L) CEA(ng/mL) CA72-4(U/mL) CA19-9(U/mL)A 组 1.68±0.21 3.92±0.22 37.85±1.52 99.50±2.71 B 组 0.29±0.21* 2.03±0.12* 2.21±0.21* 6.01±1.06*C 组 0.21±0.01* 1.98±0.07* 2.21±0.34* 4.15±1.15*

2.2 胃癌不同分期患者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

胃癌患者中随着胃癌分期延长其血清中的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会明显提升,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不同分期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s)

表2 胃癌患者不同分期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因子对比(±s)

备注:*表示与Ⅰ比较P <0.05,#表示与Ⅱ比较P <0.05

分期 例 D-二聚体(mg/L) CEA(ng/mL) CA72-4(U/mL) CA19-9(U/mL)Ⅰ 23 1.61±0.60 3.01±0.68 3.12±0.74 9.68±1.15Ⅱ 20 1.85±0.51 2.58±0.55 3.23±0.74 28.25±1.69Ⅲ 31 2.12±0.36*# 16.45±5.12*# 27.65±5.71*# 55.55±1.21*#Ⅳ 8 2.40±0.62*# 36.22±1.92*# 44.02±7.15*# 109.18±12.28*#

3.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在2015 年胃癌患者已经达到67.9 万人次,并且病死率达到49.8%,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4]。而胃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一般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于胃癌采取早发现早治疗原则最为重要。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对于继发性纤溶和原发性纤溶具有较高敏感性,如果D-二聚体水平过高则提示机体内存在血栓,并且血栓正在被活化的纤溶酶降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系统处于过度活化状态,血栓形成风险高,随之使得D-二聚体的水平处于高状态。本次临床资料中胃癌患者机体内的D-二聚体水平值显著高于胃部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该结果与过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

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CEA 以及CA72-4 等因子,其中CA19-9主要存在血清中,属于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表现形式为唾液粘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胰腺以及胆管上中央,CEA 属于胚胎抗原酸性糖蛋白,在正常人体中含量较少,而癌细胞大量出现时,其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可以将其水平变化判断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CA72-4 为高分子量糖蛋白,在胃癌、结肠癌以及胰腺癌等患者中广泛存在,因此可以对该因子的诊断从而初步评估患者的肿瘤发生情况以及类型。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中胃癌患者的以上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胃部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以此说明上述肿瘤标志物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6-7]。此外本次研究结果中,肿瘤不同分期患者中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分期约往后其水平值越高,说明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发生以及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判断意义。

胃癌是一种致死率较高恶性肿瘤,并且疾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要求常规体检中需要加强其观察分析,而对于恶性肿瘤的观察中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因此在胃癌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中应该将D-二聚体以及肿瘤标志物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