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李淑娟 刘成元(通讯作者)
(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江苏 盐城 224000)
(2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江苏 盐城 224000)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2]。在我国许多省份均有发现。我国学者于1981年第一次成功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后,对于该病的研究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及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步,近年来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有所升高,且流行区域已经从农村扩展到市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病死率在O.1%~15.0%。其中急性肾衰竭是其主要致死原因。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内科综合系统的对症支持治疗极其重要。
我院于2000年1月—2018年4月,收治了大量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我们通过对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分析,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2000年1月—2018年4月期间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住院患者,年龄>18岁,性别不限,将患者分为使用糖皮质激素组(A)及非糖皮质激素组(B)。其中A组:39例;B组:39例。
A组患者发热期予地塞米松5~10mg qd,静脉推注及内科综合治疗;B组患者只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发热、充血与渗出症状、疾病越期、并发症、透析例数、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3]。
2组患者在主要症状发热、充血与渗出体征上的比较,包括见表1。A组患者发热,充血与渗出症状均较B组时间短(P<0.05)。越期、透析情况、并发症比较见表2。A组患者在越少尿期率高于B组(P<0.05),并发症明显较B组少(P<0.01),需要透析例数明显减少(P<0.05)。
表1 2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d) (±s,d)
表1 2组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d) (±s,d)
症状 A组 B组 P发热 1.24±1.15 3.53±1.23 <0.05充血 1.34±1.52 5.31±2.13 <0.05渗出 2.05±1.86 4.92±1.57 <0.05
表2 2组越期、透析情况、并发症比较
在上世纪20—30年代,我国黑龙江省第一次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随后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发病率均有逐年扩大上升趋势。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管壁呈不规则收缩和扩张。但具体的病理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4]。有研究发现,汉坦病毒可以直接影响内皮细胞通透性及功能,同时许多研究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可能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在清除病毒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中汉坦病毒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细胞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免疫作用。同时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在导致疾病的免疫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情严重程度与CD8+T细胞的数量相关。汉坦病毒感染人后可诱导机体体液免疫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在疾病的早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反应可以限制病毒的播散,保护内皮细胞避免被病毒感染,进而避免这些内皮细胞被T细胞清除。有其他研究发现免疫复合物吸附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多种血细胞上,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也吸附在肾小球、真皮毛细血管壁上。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最终形成攻膜复合物,溶解被吸附细胞,从而引起全身的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减少。引起发热、出血渗出、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可以在炎症初期明显抑制炎症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减轻局部的液体渗出和组织水肿,同时也可以明显抑制白细胞的浸润和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病变部位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本研究发现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确切,能阻断病情发展,改善患者发热、充血与渗出等主要临床症状,减少腔道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提高少尿期等越期率。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