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何芸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重庆 401320)
鼻饲是指通过鼻腔将胃管置入患者胃中,再通过胃管将食物送入胃中,主要是为昏迷、无法自主进食等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一种手段[1]。但在长期的鼻饲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误吸是鼻饲过程中较为严重且较易发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严重可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2]。因此,加强误吸风险因素的评估非常关键。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长期留置胃管鼻饲的83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误吸风险评估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以为临床提高参考。具体如下。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长期留置胃管鼻饲的83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41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82~91岁,平均年龄(86.56±2.33)岁;观察组42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83~96岁,平均年龄(87.95±2.27)岁。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胃管留置时间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常规组:常规护理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需吸痰,观察胃管是否通畅,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误吸风险评估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如下:(1)误吸风险评估:参照标准的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咽反射、软腭运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如患者在唾液吞咽时引发咳嗽2次及以上,饮水过程中如存在呛咳或饮水后声音改变,即可判断存在误吸。(2)吸入性肺炎诊断:患者发热体温较原体温上升1oC,痰量较原来增多、肺部出现新的湿性罗音等即可诊断为吸入性肺炎;(3)集束化护理管理:首先,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翻身时应保持体位稳定,床头应抬高35o到40o左右,以减少误吸的发生情况;其次,选择合适的胃管置管,留置导管前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讲解胃管置管的作用和意义,并嘱咐其切勿尚自移动或拔除导管等相关注意事项。胃管留置深度应保持在55~65cm,营养物注入速度在100~150ml/h,每日给养6次,每次给养间隔2h,保持营养物温度在37o~40o;对于有行动能力患者应鼓励其自行刷牙,对无法自主行动者护理人员应定时为其清理口腔,每日3次;另外,对于气管切开者,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选择鼻饲前或鼻饲后30min后吸痰,先吸净口咽部,换管后再行气管内吸引,吸引时应观察患者痰量、颜色及性质,已确定患者病情状态以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应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师,以免出现误吸;最后,高龄患者在长期鼻饲过程中易产生悲观、抑郁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多慰藉老人,多与其聊天,多给予关心,同时鼓励其亲属轮流照顾老人,使其安心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最后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11.90%,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n,%)
集束化护理管理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通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不好治疗的临床疾患[3]。通过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或其他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本研究所提到的选择合理的胃管导管,不同的胃管导管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程度不同,如聚氨酯材质的胃肠管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就很小,且无需经常更换,有助于患者治疗。另外,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护理不当、鼻饲量、注入速度等都会导致误吸发生,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因为营养物注入速度过快,可导致胃内压升高,增加食物反流,从而易出现误吸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龄长期鼻饲患者进行误吸风险评估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误吸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