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高晨晨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 江苏 苏州 251000)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的病因为多种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导致患儿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以及气喘等症状,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雾化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1]。但是由于患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较低,影响了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文章主要针对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212例医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06例患儿中有男孩56例,女孩50例;年龄为2~12岁,平均为(5.8±1.4)岁。对照组106例患儿中有男孩51例,女孩55例;年龄为3~11岁,平均为(6.1±1.2)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1)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合并先心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指导患者雾化治疗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为家长演示雾化吸入的正确方式,从而让家长能够熟练使用。

观察组则采取全程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1)雾化前护理: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包括药物配置、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等,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叮嘱家长要确保患儿在雾化前禁食,对于躁动、不愿配合临床治疗的患儿给予玩具、讲故事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从而降低对临床治疗的抗拒。(2)雾化中的护理:雾化治疗过程中需要确保患儿气道通常,并测量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若患儿出现气促、咳嗽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雾化治疗。(3)雾化后护理:雾化治疗结束后需要改变患儿的体位,轻轻拍打患儿的背部,若患儿口中有痰液但无法排出时可以给予吸痰操作。在出院之前指导患儿的饮食和用药等行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2]制定:显效:患儿的呼吸、心率等症状恢复正常,气喘、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患儿的呼吸、心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气喘、咳嗽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降低;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呼吸、心率等指征以及肺部哮鸣音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2.2 两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3.讨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的病因为多种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可导致患儿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以及气喘等症状,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雾化治疗的方式,能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雾化治疗是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的常用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口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但是儿童由于畏惧医院,害怕打针,对医护人员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不愿意配合雾化治疗,这对治疗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雾化治疗过程中需要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全程护理措施主要是在雾化治疗的全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儿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有助于减少对治疗的抗拒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听音乐、讲故事、玩玩具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对雾化治疗的依从性,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