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陈玲 李珍 杨芳芳(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31)
由于肾移植手术近年来的普遍开展,为了打破地域隔阂的限制,对于出院后患者的微信随访成为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不断提高,随访方式也由传统的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发展到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随访模式,这一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方便患者进行复查、复诊工作。随访工作既是医疗服务的延伸,又是医疗科研的起点[1]。我科自2015年1月以来,建立了完整的微信随访制度,具体介绍如下。
本组系2015年1月-2018年3月肾移植术后235例使用微信的患者,其中男149例,女86例;年龄17~53岁,平均4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5例,高中76例,初中36例,小学8例;其措施主要为:(1)通过电话通讯录添加微信并邀请加入群聊:肾友会。把患者的昵称备注为真实姓名,设置备注及标签内描述患者的情况,主要内容为:患者的手术日期,移植类型,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口服免疫制剂的剂型及剂量。(2)微信随访人员即移植联络员,为具备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的专职人员,能及时、准确的将患者病情反馈给主治医生,并及时将医生意见传达给患者。高素质的随访护士,能使随访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帮助患者,并减轻医生的压力[2]。(3)微信随访方式:患者出院前一天添加微信,并登记随访信息,由移植联络员宣教使用方法。出院后每月定时微信联系患者,询问患者病情及复查情况,并把患者每次复查结果收集整理后做好登记,方便医生查阅。(4)患者利用微信预约复查,复查结果由移植联络员收集整理后送交主治医生查看,把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尿路感染、肝肾功能异常、高血糖、高血脂、肺部感染的诊治方案等处置意见,及时发送给患者,缩短了患者在院等待时间,方便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保证移植肾的长期存活。(5)建立公共交流平台,微信群聊-肾友会,不定期在肾友会发布各种肾移植术后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活动、锻炼及生育问题,保证护理的延续性。在线解答患者在自我护理、服药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不良反应处置意见。帮助患者有效避免影响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各种不利因素。让患者在群聊上讨论并推广良好的自我保健心得,加强病友之间的联系,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我院235例使用微信回访的患者中,除12例因对微信使用不熟练或依从性差的患者,对处置建议22次出现回复延迟,10次无回复外,其余患者均能快速、准确的回复微信,保证了微信回访的有效性。微信随访制度的开展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术后复查,不受时间、地域的影响,为医生提供了患者出院后的信息资料,融洽了医患及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得及时得到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打下了基础,此方式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微信随访是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实用的形式,在我科开展以来,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微信随访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患者有病情变化可以第一时间咨询,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主治医生的意见,有助于患者用熟悉的方式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有利于减少患者及其家人的舟车劳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在经济上、精神上的压力。微信随访制度有利于融洽医患关系,患者出院后的所有检查指标均记录在案,主治医生可对患者病情有动态了解,有利于术后准确调整免疫制剂的用量,以利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健康问题,可通过微信及时得到医生、护士为其提供的健康指导。总之,微信随访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导、饮食及用药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进了医患、护患关系,且经济、快捷,便于实施,是一种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模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