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时间:2024-05-15

高雅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 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服务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方面,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更是如此。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重点,门诊患者的每日流量大、病情复杂,因此,门诊护理是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更大考验[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近半年的2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具体报告如下。

1.门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门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月5月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有56例,女性患者有44例,年龄在21岁至73岁,平均年龄是(47.56±1.14)岁,高中以上学历有48人;实验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21岁至74岁,平均年龄是(46.75±2.12)岁,高中以上学历有47人。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门诊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就诊流程导诊、发药以及输液等就诊的相关护理措施[2]。

1.2.2 实验组门诊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1)在门诊导诊处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有助于患者及时到相应科室就诊,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针对性地提供护理,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和专业;专家门诊的护理要设立专项项目,选拔经验和临床知识水平更高的护士,深入了解患者的就诊需求,提高专项服务,完善护理服务的管理制度;(2)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设置就诊区、休息区和饮水区等,可以通过播放影视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疏导患者不安的情绪;(3)考虑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要以热情、亲切的言语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和卫生的认知能力;对年龄大、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全程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安排巡诊的护理在候诊区不定时的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掌握患者的信息;(5)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制,调整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在巡诊区的巡查,防止医患纠纷的出现,保证患者对护理的认可程度,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3]。

1.3 临床观察数据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医患纠纷和意外事故等[2]。

1.4 统计学分析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门诊患者的临床观察数据采用Excel表格形式进行输入,临床观察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8.00%,比对照组高15.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2.2 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10.00%,其中,医患纠纷有3例,意外事故有4例,护理差错有3例,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门诊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发展,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的增高,临床护理意识更要具有人性化的原则。人性化护理是在临床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患者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4]。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转变以往被动的临床护理模式,要积极主动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的疑问,预测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近半年的2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8.00%,比对照组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门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