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4-05-15

杨军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其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管腔变窄或堵塞使心肌出现缺血缺氧而引发胸部疼痛、不适等一系列症状,易引发心律失常,两者常并存,且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若未进行及时干预,将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预后[1]。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首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因患者多为老年人,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82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82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及相关检查均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及依从性差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53~82岁,平均67.35±5.4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53±0.46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行人性化护理,具体为:(1)人性化交流: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顾虑,给于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关心患者的饮食及生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2)人性化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知识需求,护理人员应满怀热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认知,帮助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坚持少食多餐,忌烟酒。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坚持锻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持乐观心态。(4)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安装电视机,摆放绿植等是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5)用药护理:患者床头放用药提示卡,并嘱家属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以上[2]。采用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患者满意率的评估是在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AD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及ADL评分(±s,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及ADL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ADL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41 60.13±5.14 40.53±2.85 68.75±4.26 90.64±3.52对照组 41 61.25±4.78 50.16±3.06 67.43±4.31 73.25±3.3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护理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病情护理,而更加关注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人性化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社会、精神、心理等多方面需求为目的,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促进病情康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ADL评分则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冠心病心绞痛并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