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4-05-15

周鹄彬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 重庆 402360)

骨折患者若愈合的时间以及范围较平均状态低,则称之为骨折迟缓愈合[1]。患者发生此类情况时,其伤口发生感染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会极大的增加,对患者的康复以及正常生活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目前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西医疗法予以治疗,但此种治疗方式的疗程相对较长,可能对患者的康复速度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采用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1]。本研究采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4例于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20~56岁,平均36.9±1.6岁;病程范围为0.2~8个月,平均3.4±0.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2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范围为19~56岁,平均36.5±1.7岁;病程范围为0.2~8个月,平均3.3±0.5个月。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的患者应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即患者需在用餐半小时之后口服碳酸钙D3片,每日两次,每次600mg[2]。实验组则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即患者每日用水煎服1剂中医方剂。中医方剂成份为:白芍20g、补骨脂15g、巴戟天20g、川续断15g、丹参15g、当归10g、党参20g、杜仲15g、甘草6g、骨碎补15g、黄芪20g、熟地20g、䗪虫15g、自然铜20g。若患者上肢骨折存在迟缓愈合的情况,则再加20g桑枝;若下肢骨折存在迟缓愈合,则加15g牛膝。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为期60d[1,3]。

1.3 指标观察与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痂光密度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若骨折愈合情况好,可正常活动,记痊愈;若骨折大部分痊愈,基本可进行正常活动,记有效;若骨折区域未愈合,无法进行正常活动,记无效[3]。总有效率为痊愈与有效患者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P<0.05,则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详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前后患者骨痂光密度概况比较

详见表2。

表2 骨痂光密度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骨痂光密度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2 0.09±0.03 0.20±0.08对照组 42 0.10±0.02 0.41±0.09 P值 / >0.05 <0.05

3.讨论

骨折迟缓愈合的诱因相对较多,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的牵拉操作以及存在的伤口感染等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类型[1]。若患者骨折迟缓愈合,则其血液循环受到较大的影响,造成肢体供血异常,进一步对其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3]。临床实践中应用西医疗法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治疗时,其疗程相对较长且疗效欠佳[1]。因此随着疗程的延续,可能诱发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从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中医观点认为骨折迟缓愈合的主要原因是筋骨不强与气血耗伤以及肝肾亏损等,因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养肝益肾与强筋壮骨,通过调节机体能力从而改善骨折部分区域的血液循环状态,提高新陈代谢能力,促进骨折的良好愈合[1,3]。本研究中应用的中药方剂中,党参与当归和白芍等成份具有良好的补气血功效,补骨脂与巴戟天等不仅仅具有强筋壮骨效果亦具备温补肝肾能力,骨碎补以及自然铜等成份的强筋壮骨功效较为显著。通过上述中药方剂中诸药合用,从而有效的对机体修复能力起到改善和提高的作用,促进骨痂生长速度的提高[2]。

本研究对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42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并以同期应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痂光密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实验组效果更佳(P<0.05)。而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达到97.6%,对照组9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8.6%。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