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邱湘云
(云南省保山市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品进入市场中,合并用药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罕见,这样的用药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体造成伤害,药品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目前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很必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安全用药的概率。从收集到的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分析患者分布的年龄和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以及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的伤害等进行分析。以其能从这248份报告中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找出可能的预防措施。
从收集到的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患者分布的年龄和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以及对患者的器官系统造成的伤害等进行分析,找出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
收集的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102例,女性占146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8个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有25例,其中危及生命6例,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17例,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的2例。所用药品引起不良反应前三位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15例,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9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8例。2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抗感染类药物71例,占据比重为28.6%,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38例,占据比重为15.3%,其他药品占据的比重则比较少。我们知道老年人和儿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性别上差异也比较明显,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比男性大,248例患者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剂型中,注射液185例,占据比重为74.6%,粉针剂43例,占据比重为17.3%,片剂23例,占据比重为9.3%。给药途径中,基本上以静脉注射为主。
248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到的药品以心脑血管和抗感染药品为主,临床过敏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瘙痒、皮疹、严重皮疹、头痛、心慌、心悸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年龄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为119例,占据比重为48%,10岁以下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例数31例,占据比重为12.5%,两者占2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比重为60.5%。从以上数据分析,老人和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不高,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老年人的器官性能不如年轻人好,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步退化,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身体各项机能的作用不高,导致药品的代谢程度比较慢,再加上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对药品的吸收程度不高,这些原因的存在也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同理,儿童作为正在发育的个体,身体的各项组织还正在发育阶段,儿童的肠胃部并不能完全吸收药物,当然也不能将药品全部代谢出去,从而导致儿童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较大。每一位患者的年龄和症状不同,对同一种药品的反应也不同。通常情况下,不同年龄段,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在发生变化。
24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使用心脑血管药品和抗感染类药物比较频繁,而且使用周期比较长,这样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又进一步加大。在临床上抗感染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为喹诺酮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而且此类药品在使用之前不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性筛查,在临床上使用的机会比较多,且比较频繁,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使用此类药品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医学使用标准,对此类药品的使用标准和使用指征一定要了如指掌。
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给药途径上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静脉注射引发药品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静脉注射的方式并没有经过人体胃部的消化和吸收进入到人体之中。比如药品中存在内毒素微粒容易引发人体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应该避免静脉注射的方式,尽量采用口服及其他给药方式对患者给药,一旦在给药过程中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立即中止给药。
除了在医学上加大预防措施之外,还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使用安全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性,在使用药品的时候关注药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相关职能单位也要加大监督监管力度,鼓励市民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自我鉴别,比如在喝酒之后不能服用头孢药品,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做到安全使用药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