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

时间:2024-05-15

易元杰 陈勇 廖平 戴红英 杨敏 吴秋林

(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广安 638300)

运用PDCA循环管理理念,更好的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以达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改进,危急值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等级评审的核心内容。本院在医疗和护理中始终重视危急值管理,力求减少缺陷,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1]。因此,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及不断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工作的指导,在工作实践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升人员综合能力,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检验科信息系统调查检验科危急值数据进行分析,选取于2017年05月至10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共3627例次危急值,2017年11月至2018年04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共3491例次危急值,比较本科室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危急值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情况。

1.2 方法

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步骤:

1.2.1 计划阶段

分析现状,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对本科室危急值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有:存在危急值上报率低,登记合格率低,报告及时率低及对危急值知晓率低等问题;危机值制度和流程完善、落实情况不满意;针对上述问题科室组织人员分析讨论,可能原因及解析:人员的定期培训未到位,工作人员对危急值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有网报系统,忽略了电话上报程序;因工作繁忙对危急值未能及时上报、登记等;危急值设置不合理,危急值数目过多,导致登记内容繁琐,缺乏有效应用价值;科室对危急值管理控制力度不强。

管理对策拟定:要求在危急值上报、报告及时、登记合格、知晓等方面进行提高并且完善;制定改进计划,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设定合适有效的危急值标准;加强工作人员对危急值的上报和登记制度培训;医院质量管控完善危急值相关管理制度及协同加强监管。

1.2.2 实施阶段

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包括在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以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等方面,并严格执行;组织本院临床科室专家、检验科专家召开讨论会议,参考有关文献标准,以及医院实际情况,对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进行修订。

完善检验科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系统中设立危急值预警监控系统,录入各项目危急值范围,出现危急值时,系统出现自主提醒或发出警告,检验科工作人员核实无误后,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或电话报告及时将结果告知临床科室,使临床医师能尽早得知患者危急值情况,提示医师及时处理,同时医院部门可以监控危急值处理情况。

质量管理小组检查培训落实情况,抽查工作人员危急值制度相关内容,检查危急值是否及时报告和登记、记录,以及其内容是否符合规范、有无漏项等。

1.2.3 检查阶段

依照改进计划实施后,检验科再次对危急值的报告情况检查,发现危急值的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提升明显,与管理目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1.2.4 处理阶段

医院质管部门加强对科室监管,落实各相关制度,加强人员责任意识,制定学习计划,发现问题,及时发现原因,广纳建言,不断完善科室制度及管理;如果检验科危急值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均未达到管理目标值,须准备进入循环持续改进阶段[2]。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危急值上报率:检验科登记上报例数与检验科信息系统中出现危急值记录的例数之比;报告及时率:检验结果审核为危急值并在5分钟内报告为及时;登记合格率:登记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的全部内容为合格;知晓率抽取现场工作人员对危急值内容,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等知识,能够全部回答正确者为知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下表。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与管理运用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工作中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和最终处理程序进行,若仍然没有实现管理水平目标,可进一步循环此管理程序;本次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发现、分析、解决检验科对危急值报告登记、报告相关流程制度及医院管理等方面问题,在危急值上报、及时报告、合格登记等明显改善,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能够持续提升了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