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邓艳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1]。急救护理工作涉及众多学科,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且不同急救环节存在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在进行急救时,应对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本文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确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4.38±7.39)岁。对照组60例,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4.65±7.94)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具体包括:(1)优化组织管理:对患者进行及时预检分诊,识别高危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安排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协调配合能力的责任护士进入急救小组,建立多科联动模式,严格按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执行抢救工作;(2)优化接诊流程:接诊患者应做到“边询问、边评估、边分诊”,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了解患者病史,协助患者进行体格检查;(3)优化急诊护理:急诊抢救护士应分工合作,立即给氧并进行心电监护,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致命的心律失常;心电图应于10min内完成;检测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快速检测肌钙蛋白并于20分钟内出结果;做好除颤准备;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调整血容量,前3d缓慢补液,注意输入量与输出量平衡;嘱咐患者安静卧床,安抚患者紧张、恐慌情绪;遵照医嘱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嚼服;观察患者情况,评估患者是否具有“PCI治疗”、“溶栓治疗”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及安全转运准备,配合医生在90min内完成血管开通,术中使用抗血小板药、抗心律失常药时,应采取特级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发病6h内的初发年轻患者以及易产生室颤的患者应使用利多卡因预防,发现出现早搏或室速,应立即使用利多卡因;控制休克,对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心力衰竭的处理标准治疗;注意并发症预防,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营造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加强疼痛护理,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例如肌注吗啡或杜冷丁,4~6h可重复一次;对出现烦躁不安症状的患者,使用杜冷丁肌注或非那根静注;加强管道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及排便护理;(4)优化心理护理:急救期间,医务人员应保持镇定,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保持动作轻柔,严谨细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疏导,与患者及家属耐心沟通,向家属详细交代患者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呼吸、心率、收缩压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室急救时间、PCI时间等指标。
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呼吸(21.35±6.57)次/min、心率(91.63±20.34)次/min、收缩压(128.46±22.84)mmHg,对照组患者(27.33±8.42)次/min、心率(104.73±19.86)次/min、收缩压(144.39±28.91)mmHg;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患者急诊室急救时间(38.74±18.37)min、PCI时间(50.24±11.84)min,对照组患者急诊室急救时间(52.47±18.59)min、PCI时间(60.36±12.76)min,差异明显(P<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剧闭塞引起。研究发现[2],患者心肌坏死程度与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具有直接关系。冠状动脉闭塞18min即可出现心肌细胞坏死,闭塞3h坏死区域可扩展至2/3,闭塞6h可出现透壁性心肌坏死,部分患者在心律失常的作用下,发病1h内即可发生猝死。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应尽快实现冠状动脉再通,改善患者紧急症状,抢救梗死区边缘带,最大程度缩小梗死面积。由于急救工作具有时效性,应优化护理流程,使各护理环节严谨有力、规范高效,缩短急诊停留时间。
在以往的急救护理中,标准化程度较低,分工不明,无指定负责人等问题比较普遍,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及预见性,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可能造成延误救治时机等严重后果。优化护理流程后,急诊医护人员的时间观念、急救观念明显增强,救治过程中滞留时间明显缩短,抢救工作更强科学化、规范化,医护配合更加紧密。通过执行急救流程,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有利于实现一体化无缝隙衔接。在本次研究中,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急诊室急救时间、PCI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具有积极意义,与以往的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优化护理流程能够使抢救过程更加高效、合理,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对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