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时间:2024-05-15

王彦普 刘蕾 张佳丽

(青岛土山干休所门诊部 山东 青岛 26607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90%[1],临床上常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导致糖尿病足部坏疽,甚至截肢。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引起的高通透作用,从而改善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对微血管循环障碍(毛细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效。弥可保(甲钴胺维生素B12)是目前常规治疗DPP的药物[2]。现将我单位接诊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单位接诊的6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肌电图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减退。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男28例,女6例,对照组男29例,女5例。年龄38~7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发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卫材中国公司),50ug 3次/d口服。治疗组羟苯磺酸钙(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088,500mg)500mg 3次/d。两组均以12周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治疗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检测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空腹、餐后2h血糖、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检查,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测定分析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

1.4 判断标准为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NCV)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NCV)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NCV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改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29例,占85.3%,显效24例,占70.1%,对照组总有效25例,占73.5%,显效16例,占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前后进行空腹、餐后2h血糖、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检查两组均未明显异常。两组均有少例(1~2例)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表2 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组别 例数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组 34治疗前 46.5±4.6 37.9±4.3 38.1±3.8 35.6±3.6治疗后 48.9±5.2b 44.3±5.0ab 42.8±3.2ab 40.1±4.6ab对照组 34治疗前 45.6±4.6 38.1±4.3 37.7±3.6 35.1±3.5治疗后 52.6±6.0a 49.7±4.6a 47.1±3.9a 48.6±5.1a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P)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代谢紊乱,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致多元醇旁路代谢旺盛,细胞内山梨脂和果糖浓度增高及肌醇浓度降低,Nar¬/k+ATP酶活性下降,是DPP发生的主要因素[3]。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症多见。在体征方面,跟腱反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未明显,其特点是自发和诱发性,除点击痛样痛,还有针刺火烤、撕裂样疼痛,往往轻微的触碰就会诱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羟苯磺酸钙能调整与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阻止成胶质的破坏。亦有助于减轻血液粘稠度与淋巴疏通的诱导物,如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通过间接增加淋巴的引流而减少减轻水肿[4]。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能刺激轴浆蛋白质合成,使轴突受损区再生,同时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进神经内核酸、蛋白、脂质代谢,加快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组织传递及代谢障碍[5]。本次研究显示使用羟苯磺酸钙治疗DPP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总有效率达85.3%,与弥可保组比较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1]吕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

[2]鲁红云,舒晓春,孙辽,等.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417-1418.

[3]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81.

[4]戴德银,戴升平.实用新药特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699.

[5]盛春燕,伊玲.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190-1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