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王颎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山西 太原 030000)
伴随着儿童以及围生儿保健职能以及内涵的变化,许多高危儿在出院之后接收的保健和随访服务[1]。现阶段,如何有效管理和监测高危儿保健工作已经成为医疗研究的重点[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20项神经运动筛查与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下是详细报告。
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收的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其中55例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包括15例早产儿,17例新生儿窒息,9例双胎患儿,5例重症肺炎患儿,54例母孕期异常患儿。
1.2.1 加强康复科、新生儿科、产科以及儿科之间的联系
(1)以婴儿和孕母高危因素、患儿病情为依据,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给予患儿家属随访卡和家长书,使患儿家属正确认识随访监测高危患儿的重要作用以及保健方法。(2)建立高危儿门诊随访档案,将围生期孕母和婴儿高危患病史和联系方式记录下来。(3)将预约和来院复诊方式应用于评价和检查神经发育当中。
1.2.2 监测项目 在测量过程中,不仅要对身高、体重、头围进行测量,同时也要评价患儿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此外,将检测神经发育分为两个阶段:(1)对于新生儿而言,密切关注患儿外界刺激反应和自发运动状况,在适当阶段,监测患儿行为神经,早产儿需要在40周以后进行矫正。(2)婴儿6个月期间,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20项神经运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人脸追踪、红球追踪、足背屈角、膝反射、侧面支撑反应、俯卧位悬垂反应、独坐等。
1.2.3 干预方法 用常规育儿的方式对系统建档的高危儿进行指导。给予神经发育筛查异常的患儿康复综合训练,以婴儿运动发育规律为依据,对婴儿进行健康指导,康复人员教家长正确的操作方式,此项操作在家中进行,2次/天,每次训练时间30分钟,根据患儿的月龄实施语言、认知以及运动能力进行训练:(1)0~3个月,进行触觉、视觉以及听觉练习。在患儿安静觉醒状态下,多与患儿交流,并使用音乐、卡片以及红球等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此外,通过肢体接触的等方式刺激患儿行为;(2)4~6个月,采用玩具、语言等方式指引患儿翻身,并牵拉患者手臂,帮助其选取坐立体位。
对筛选结果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记录详细数据。
将本次试验所得最终数据全部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平方差)和率表示,分别用t和χ2进行检验,组间比较经P值判定之后,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过筛查之后,100例高危儿中,有17例脑损伤患儿比例为17%,其中包括3例发育异常患儿;2例被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例主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1例原始反射部分缺乏患儿。
经过干预之后,17例脑损伤患儿中,有11例患儿病情恢复正常比例为64.71%,2例患者病情好转比例为11.76%,4例患者无效比例为23.53%,总有效率为76.47%。
运动受损是脑损伤高危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而运动发育落后是其他系统发育落后最早的诊断标准,因此,可以利用神经学进行早期检查。评价和检查神经运动发育异常患儿的首先方法是20项神经运动检查法,其能够将因为轻微脑损伤产生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全部显示出来。此类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快捷等优点[3],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脑发育不全和脑损伤等风险普遍存在于高危儿当中,如果患儿产生运动发育落后现象,则在0~3个月的表现为头部控制效果差、视觉以及听觉障碍等,4~6个月,患儿无法翻身,同时也不会手握拳,因此需要给予患儿康复干预。本次研究中,经过筛查之后,100例高危儿中,有17例脑损伤患儿;干预后,17例脑损伤患儿中,有11例患儿病情恢复正常,2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无效,干预总有效率为76.47%。由此可见,20项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和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给予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神经运动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平菊梅.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筛查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的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07-108.
[2]张海燕.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5(20):337-339.
[3]彭慧.早期干预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3):23-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