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38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时间:2024-05-15

钟野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珠海 519001)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或丘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E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为常见。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各年龄人群对其普遍易感,但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尤其是2岁以内最多见,男童多于女童。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6年1—12月收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手足口病房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所有患儿经病原学检查均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其中男81例,女57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2009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1]中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138例患儿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包括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高于正常上限为异常。全部138份标本均由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参考值:肌酸激酶同功酶0~24U/L,肌酸激酶53~106U/L,α-羟丁酸脱氢酶72~182U/L,乳酸脱氢酶135~225U/L,谷草转氨酶0~40U/L。同时,138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心电图改变包括ST-T异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异位心动过速(室上性及室性)。

2.结果

2.1 心肌酶异常43例(31.2%)。其中CK异常8例(5.8%),CK-MB异常3例(2.2)%,LDH异常40例(29.0%),HBDH异常25例(18.1%),AST异常8例(5.8%)(详见表1)。

2.2 心电图异常28例(20.3%)。其中ST-T异常6例(4.3%),窦性心动过速15例(12.,3%),窦性心动过缓5例(3.6%),窦性心律不齐7例(5.1%),异位心动过速1例(0.7%)(详见表2)。

表1 138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异常改变情况

表2 138例手足口病患儿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

3.讨论

手足口病是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共同被认为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夏季发病为主,每隔2~3年流行1次,多集体发生,呈大规模流行[1]。一般病程短而轻,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例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2]。

由于手足口病患儿伴心肌受损的表现多较轻、且不典型,故临床诊断中可能经常忽视患儿心肌损害的存在。但有文献报道,手足口病不仅可引起心肌损害[3],可并发暴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4]。关于手足口病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病毒及其毒素在疾病的早期进人血液循环形成的病毒血症有关,病毒侵入心肌细胞进行增殖,直接损害心肌,或由毒素作用亦可引起心肌病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138例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有43例存在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HBDH的异常率为20.8%,CK-MB的异常率为2.5%,CK的异常率为6.7%,LDH的异常率为33.3%,AST的异常率为6.7%。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心肌酶谱活性及异常率均明显升高[5]。但临床上不可仅根据心肌酶谱中的一项指标升高就得出心肌损害的诊断,如LDH、HBDH,除心脏外,在体内多脏器、组织均有分布,特异性较差,正常人体内可测出此酶,故其活力增高可有非心脏因素的影响,应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而HBDH、CK-MB则相对而言特异性较高,特别是CK-MB,为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而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少,当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故具有高度特异性,常用于心肌炎的辅助诊断和病情判断[6]。

最新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7],将其列为主要指标之一。但本组资料无1例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心肌酶的异常,心电图改变轻微且不具有特异性,提示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所引起的心肌损害大多数表现为潜伏型或亚临床型的心肌损害,对于该类患者,应长期随访,定期复查,以进一步明确该病毒对患儿心肌有无远期损害。

本次研究中的手足口病患儿,心电图异常者共28例。其中心电图ST-T异常率为4.3%,窦性心动过速为12.3%,窦性心动过缓为3.6%,窦性心律不齐为5.1%,异位心动过速为0.7%。心电图检测是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但是本组也有79.7%的手足口病患儿未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故不能将心电图改变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必要条件,应同时结合心肌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彩超等检查的改变来判断。

本研究结果证实,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治疗角度来评价,会增加对于原发病的治疗难度。这就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切不可认为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而轻率对待。在重视对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及时监测心肌酶等多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加用保护心肌及改善心肌代谢药物,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M].2009.

[2]吕云香,林咏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51-52.

[3]朱文丽,李金林.心肌酶检测评价小儿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害[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1(4):1380-1381.

[4]赵碧翠.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49例观察[J].大家健康,2013,7(12):218.

[5]霍丹丹,宋保德,李浩,等.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4551.

[6]胡孝彬,向小节,黄维园,等.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对儿童常见病心肌损伤评估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0):1355-1356.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