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分析新思路及其质量控制

时间:2024-05-15

刘莹

(宝鸡天健医药有限公司 陕西 宝鸡 721000)

前言

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大量涌入与冲击,以及医学现代化主张的提出,中医与中药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中医的疗效与科学性受到了质疑,甚至被披上了“伪科学”的外衣。随着中医与中药在治疗方面的效果逐渐体现,近年来中医与中药开始呈现复苏现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追求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对于中药的现代化分析与质量控制,也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1.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分析思路

1.1 对硫磺熏制白芷的分析

中草药中,某些药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与淀粉,呈现为肉质文理,这种药材常常需要以硫磺熏制来减少干燥时间成本的投入,并起到防虫和漂白的作用,但利用这种药材处理办法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利用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白芷这种药材利用硫磺熏制之后,其中的某些成分与硫磺中的二氧化硫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其中的呋喃香豆素等活性化合物减少,如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这种不稳定香豆素等,呋喃香豆素的损失甚至会达到60%以上,也会对这种药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产生影响。事实上,白芷药材中的呋喃香豆素会起到保护肝脏、减少疼痛感、抵抗微生物等中药作用,在以硫磺进行药材熏制的时候导致呋喃香豆素的损失,会对白芷药材的药性造成不好的影响,因而是否应当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处理药材,是值得商榷的。

1.2 对淫羊藿种属的分析

《中国药典》中收录的淫羊藿种属药材包括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短角淫羊藿与柔毛淫羊藿五种,全草供药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腰酸背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病症。在我国,应用的大多属于柔毛淫羊藿与短角淫羊藿。淫羊藿种属的药材中,含有淫羊藿苷、挥发油、蜡醇、植物淄醇、鞣质与维生素等物质,其活性标志物为异戊烯苯丙类黄酮皂苷甙,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免疫力作用,刺激成骨细胞的产生,并且能够刺激性激素,因而采用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可以采用具有较高含量异戊烯苯丙类黄酮皂苷甙的原材料,以之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与模板。

《中华药典》中所记录的五种淫羊藿,对其进行液相色谱指纹分析之后发现,其中保留时间在37~50分钟内所产生的7个色谱峰中,2号、3号、4号与6号峰,分别含有淫羊藿定A、朝藿定B、淫羊藿定C与淫羊藿甙,其活性化合物的性对浓度比值,也就成为其图谱的主要特征。如果淫羊藿定C为最高峰,则为巫山淫羊藿;如果淫羊藿甙为最高峰,则为朝鲜淫羊藿;如果朝藿定B与淫羊藿甙相同,则为短角淫羊藿;如果淫羊藿定C与淫羊藿甙相同且较强,则为柔毛淫羊藿或者箭叶淫羊藿,其中若淫羊藿定C高于淫羊藿甙,则为箭叶淫羊藿;如果淫羊藿甙高于淫羊藿定C,则为柔毛淫羊藿。可以看出,这五种淫羊藿材料具有不同的图谱特征,通过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种类的淫羊藿[1]。

2.中药质量控制思路

2.1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含诃子属中药质量控制

含诃子属药材中包括单体鞣花酸、诃子鞣酸、诃子林鞣酸等有效成分,通常会将其中的单体鞣花酸作为质量控制定量检测指标物质,但是单一检测标准的运用会导致质量控制的不完全性。另外,由于诃子属中药果实提取的不恰当或者多聚糖苷脂水解都有可能增加单体鞣花酸的浓度,因此可以运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含诃子属中药的质量控制,采用尚未成熟的诃子属果实,按照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第一,保留1号到5号的色谱峰,其中3号峰为单体鞣花酸;第二,保留第6到第11号色谱峰;第三,保留第12号、13号、14号和15号色谱峰,其中诃子鞣酸为第13号色谱峰,第15号色谱峰为诃子林鞣酸。在每个环节的单体鞣花酸色谱峰,都有较大的差异与特点,便于识别,可以以之作为色谱特征指纹。将实验应用的诃子属药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所提取物质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在3号峰阶段,单体鞣花酸的色谱峰有明显升高,在第13与第15号峰阶段,单体鞣花酸则大大降低,这是使提取物质与原材料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相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大约在于,由于提取原材料中的某些物质,而导致这些物质的活性成分产生分解现象,对提取技术进行调整,即可以形成提取物质与原材料相近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这种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

2.2 其他中药控制方法

其一,类化学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是采用理化或色谱等鉴定方法明确中药形状与物质含量等因素的方式,与西药质量鉴定与控制技术相类似,上述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就是类化学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其二,大质量观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一种阐述药效与药量之间关系的控制方法,有学者认为中药是一种生物药材,不同于化学药材,这是利用大质量观进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因之一,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其三,组分结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药物组分结构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药材疗效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实现用药安全,但需要充分明确药物物质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够起到最佳的控制效果[2]。

3.结语

中药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医现代化的进步,在中药分析领域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尝试,其中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在中药分析与中药质量控制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现阶段,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的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尝试与探索。

[1]梁逸曾,易伦朝,黄熙等.中药分析新思路及其质量控制[J].分析测试学报,2014,33(2):119-126.

[2]张建军.基于“组分构成”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思路[J].亚太传统医药,2014,37(9):58-5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