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腹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5-15

陆亮亮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腰背疼痛是该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我院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伴有腰背痛症状的患者实施腹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年龄(71.2±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71~89岁,平均年龄(76.1±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西药的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碳酸钙0.6qd,阿法骨化醇0.5ugqd),对照组患者采用体针,俯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以局部夹脊穴、阿是穴为主,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针疗法,仰卧位取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中脘、气海、关元为主穴,配合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穴位,中脘、气海、关元深刺,滑肉门、外陵、双大横中刺,伴有明显的肾虚取双气会、伴大便不通、小便淋漓取天枢、水分。每次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1次,治疗4周,治疗次数不应该少于20次。

采用用患者舒适度满意调查表评价患者针刺过程中的舒适度,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采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计算ODI指数、视觉模拟评价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选择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DI指数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ODI指数与VAS评分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与VAS评分比较

3.讨论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为理论、采用针刺腹部穴位治疗疾病的微针系统,主要适用于久病、慢病,其特点是强调从调节脏腑入手,并通过针刺深度的不同来治疗不同疾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大部分腰背慢性疼痛与肾虚有关。《医经精义》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精足则髓足,髓足则骨强。”骨质疏松与肾精的不足密切相关[2],治疗应以补虚为本兼治标实,腹针治疗本病的处方正符合其治疗原则,天地针(中脘、关元)、气海补精血、调补先后天,滑肉门、外陵为“腹四关”,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的作用,并配合腰背疼痛部位的腹部穴位,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3-4]。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症状的患者在进行腹针治疗后,ODI指数与VAS评分的改善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腹针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腰背痛症状有较好疗效,且患者在针刺过程中舒适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1]葛鸿庆,冯文轩,陈文治,等.腹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5,23(6):953-955.

[2]陈文治,冯文轩,王慧敏,等.腹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致腰背痛症状的疗效分析[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18(5)561-567.

[3]薄智云.谈谈腹针疗法[J].中国针灸,2001,21(8):474-476.

[4]徐振华,符文彬,薄智云,等.从经络学说角度探讨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59-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