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梅花针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4-05-15

刘怡灵 王远清

(湖北航天医院皮肤科 湖北 孝感 432000)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皮肤苔藓样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此病多发生于中年或青年,典型皮损为多数呈针帽大小密集成片的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少许鳞屑,形成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苔藓样变[1]。治疗上多外用糖皮质激素,因其疗程长,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故多数患者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近年来,梅花针因其见效快、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在皮肤科领域广泛应用。我科使用梅花针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科门诊收治的88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18~65岁;(2)满足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3)无明显的心脑肝肾等疾病;(4)入选前2周内未采取过系统用药或未进行过任何外用治疗;(5)排除未满规定观察期而放弃治疗者;(6)排除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和眼睑部位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7)排除叩刺部位皮肤红肿、糜烂、溃疡者。入选88例患者中,男性46,女性42;年龄18~65岁,平均(45.5±11.2)岁;病程2月至10年,平均(69.8±28.4)月。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皮肤损伤面积及严重程度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后,右手持一次性针头的梅花针,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针柄末端,以手腕的弹力使梅花针在患处来回上下敲打1~2min,频率100次/min,以局部皮肤轻度渗血为标准,治疗结束后,用棉签擦掉渗血,然后在患处均匀地涂上糠酸莫米松乳膏[浙江仙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10,规格:0.1%(10g:10mg)],最后盖上2层无菌纱布,隔日一次。对照组:糠酸莫米松乳膏涂于患者病变皮肤后,轻轻按摩使其吸收,1次/日。一个疗程7d,共进行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观察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皮肤苔藓化程度,按4级评分法计算出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积分下降指数。1级为无皮肤瘙痒、苔藓化;2级为偶有皮肤瘙痒、轻度苔藓化;3级为皮肤瘙痒、苔藓化较明显;4级为皮肤瘙痒、苔藓化明显。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大于等于90%;显效:60%~89%;有效:20%~59%;无效:小于2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用药2周时,实验组总有效率(93.2%)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有2例出现轻微的皮肤灼痛感;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微刺激,表现为患处有灼热感,但两组患者均可耐受,未出现不良事件,不影响治疗。

3.讨论

临床上根据皮疹发生的范围,将神经性皮炎分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和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肘、骶、眼睑处,其病因目前仍不明确。西医学认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能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其中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各种不良刺激等均可促发本病,使病情加重。中医学认为,皮肤瘙痒性疾病多与风邪相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梅花针叩刺治疗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梅花针叩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在常见皮肤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2]。梅花针轻叩可补气养血,重叩可泻邪活血,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另外梅花针叩刺还可加快血氧代谢[3]。糠酸莫米松乳膏是一种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增生,以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等优点[4]。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患部后,再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除梅花针的治疗作用外,还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使其充分吸收,更好发挥药物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2周时,实验组总有效率(93.2 %)明显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梅花针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能增加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病程、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