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王隽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分娩期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死亡,属于产科出血重要死亡原因。临床上对产后出血标准进行了准确描述,胎儿娩出24h,若产妇出血量大于500ml,可判定为产后出血,发病率在2%~6%,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自身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粘连等因素导致[1],应给予产妇实施及时救治,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临床上较为重视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是提出对应干预措施,有效降低避免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本文对44例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如下研究及报道。
对我院就诊的4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2018年3月-2019年2月,均知情同意,年龄25岁至35岁,平均年龄28.5岁,孕周37周~41周,中位38.5周,自然分娩、剖腹产分别是30例、14例,出血量520ml~2850ml,中位1035ml。产后2h内、产后24h内发生出血产妇例数分别是42例、2例。本组探究中,初产妇、经产妇分别是8例、36例。
利用调查问卷对出血危险因素进行统计,详细记录。
测量出血量步骤:对于阴道分娩产妇来说,在羊水排清、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下放置带有刻度的集血器,收集产妇血液,产后2h,利用产垫、卫生纸进行称重计算。对于剖腹产产妇来说,切开子宫壁后,将羊水吸尽,弃之,利用负压瓶进行吸血处理,术后,对产妇阴道积血进行清理,称重术中纱布,计入出血量,其他操作同阴道分娩产妇。
本组产妇中,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是产后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20例、23例、1例。
本组转归结果:2例产妇因出血控制不良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13例产妇休克,其余产妇效果满意,13例产妇输血。
临床分析得出,产后2h内较为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对产后出血与宫缩乏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主要影响因素。
对宫缩乏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因素较多,包括精神因素、多胎多次妊娠因素、羊水过多及巨大儿因素、产程延长因素及妊娠高血压因素等。分析得出,部分产妇对胎儿性别存在强烈期盼[2],若胎儿娩出后,性别不符合个人愿望,可导致产妇出现失望情绪,可导致产妇子宫肌纤维不收缩,对于宫缩药物来说,敏感性较差。多胎多次妊娠可导致产妇多次伸展子宫肌纤维,导致部分肌纤维变短,降低子宫肌纤维弹性,增加结缔组织增生,可对产妇子宫收缩造成一定影响,从而诱发产后出血。
羊水过多或者巨大儿可导致产妇子宫过度膨胀,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导致子宫肌纤维失去弹性,产后容易出现宫缩乏力,从而诱发产后出血。
产程延长可导致产妇过度疲劳,体力消耗明显增加[3],导致产妇出现体力衰竭,从而诱发宫缩乏力,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
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及血管浓缩,组织处于水肿、缺氧状态,存在微血管病变,可增加血管脆性,导致产妇子宫肌纤维充血、水肿、缺氧、断裂等,可明显下降产妇子宫肌纤维收缩力[4],容易发生产后出血。
分析胎盘因素与产后出血关系发现,胎盘黏连可导致产妇子宫肌不能有效收缩,胎盘嵌顿也可影响产妇子宫腔内子宫收缩,从而诱发产后出血。分析剖宫产与产后出血关系,发现将产妇子宫肌层切开后存在活动性出血,临床应及时进行结扎止血处理,另外,临床应对手术指征进行严格掌握,合理选择切口,对剖宫产技巧进行有效提高。
临床上对如何有效预防产后出血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几点:临床应指导产妇进行合理避孕,将妊娠及人流次数有效减少,避免多次流产妊娠对产妇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可有效下降继发感染率,再次妊娠时,可减少产妇发生前置胎盘及胎盘黏连植入的可能性。临床应加强产妇孕期保健知识宣教,指导产妇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告知产妇自然分娩及住院分娩重要性,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利用培训对医护人员整体素养进行有效提高,加强产前检查,重视及强化高危妊娠管理、筛查,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临床应对产程进行正确处理,疏导产妇不良情绪,为产妇补充能量,做好导乐陪伴。对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处理产程停滞或者延长等不良情况,根据产妇产程不同,采取合理措施,对第三产程进行严密监测,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加强产妇产后2h观察,定期巡视,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提高手术技巧并有效下降剖宫产率,对出血点进行及时缝扎处理。
分析结果:产后独立危险因素是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
综上,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包括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应及时抢救产后出血产妇并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及宣教,可促使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效下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