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陈辉妮 王巧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虽然经临床研究表明胃息肉恶变几率不大,但是患者仍然需要及时治疗[1]。目前临床上以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逐渐广泛。但是,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阶段也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筛选出93例胃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将该院收治的93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9~71岁之间,中间值(49.62±4.55)岁。观察组48例,人员组成: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1~69岁之间,中间值(50.02±4.47)岁。两组组间数据可对比。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认可。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检查确诊胃息肉;②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各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②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凝血系统疾病者;③视听障碍者、失语、精神异常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常规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1)术前:①做好术前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大致流程,让患者对整个治疗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提出问题,护理人员做好耐心解答。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出现异常心理状态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疏导,告知患者不要过于担心,要相信医护人员,放松心态,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完善术前检查: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工作,告知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告知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禁饮禁食。(2)术中:帮助患者做好体温护理,告知患者放松,整个手术过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术后:①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通风状况良好。②饮食护理: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可以考虑适当进食流质食物,术后24h状态良好可适当进行半流质食物。③出院指导:陪同患者做好出院前的相关手续,告知患者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不要过度劳累,要注意生活作息规律,按时回院复查。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胃息肉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胃内感染和损伤、家族遗传、药物疾病原因等有关[2]。近些年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体检越来越受重视,接受胃镜检查的人逐渐增多,增加胃息肉的发现率。胃息肉发现率的增加,随之接受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人也逐渐增加。
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更加简单安全。但是由于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导致患者容易存在抵触心理。面对这种,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也十分重要。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实现了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完整护理[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充分的满足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4]。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涉及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术后护理措施、术后补液、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此举极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