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杨波
(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广西 桂林 541306)
骨折是常见创伤,患者在承受疼痛的同时,其行动也会受到一定限制,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若治疗不及时,还会使骨折愈合效果受到影响,减缓恢复的速度[1]。即便康复也无法和受伤前的行动力相同,甚至有很多患者的骨折部位畸形。特别是踝关节,因灵活性明显且负重大,所以损伤几率偏高,踝关节损伤发病率高。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是首选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由此可见,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4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分析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40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4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实验组20例患者年龄为21~68(58.75±3.73)岁,男女分别为10(50%)、10(50%)例。
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为22~71(58.80±3.69)岁,男女分别为12(60%)、8(40%)例。
纳入依据:①自愿参与研究;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
排除依据: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治疗依从性差。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如年龄、性别,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短肌腱移位治疗,患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在腓骨短肌腱周边将外侧半肌腱阶段,并在距离踝关节平面0.5厘米的位置做出骨隧道[1]。通过丝线进行牵引并处理腓骨短肌腱游离组织,缝合经处理肌腱末端、踝关节前侧关节囊、软组织等,重建下经腓韧带。
实验组接受骨膜移位治疗,麻醉方法同对照组,结合患者受伤的部位和类型,确定手术切口[3]。切开伸肌支持带并向外侧牵拉,寻找外踝动脉主干开始部位、腓骨动脉穿支降支,并选择腓骨远端前方的内侧做出条形骨膜瓣,经翻转后保证和下经腓韧带相互重合并缝合处理。针对下经腓韧带的损伤,需采用修复和止血方法,缝合伤口后使用抗生素,尽量规避感染问题的发生[4]。
对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χ2检验,计数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根据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对比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对比 ()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愈合时间(d)实验组 20 59.78±5.33 63.27±4.24对照组 20 85.36±7.56 78.39±6.01 t-12.3672 9.1934 P-0.0000 0.0000
踝关节负重较大,一旦受伤,会对人体行动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大部分踝关节创伤的疼痛感剧烈且并发肿胀,若治疗不及时,将对功能恢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高度重视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其中,下胫腓联合分离属于踝关节骨折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生理结构复杂,若固定不合理,必然会影响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将骨膜移位手术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中疗效显著,推广可行性显著[5]。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接受骨膜移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过程中,将骨膜移位手术治疗方式合理应用于其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使得手术消耗的时间减少,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缩短,加快了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