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申屠锋军 李强 沈爱红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15)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出血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头痛为主,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症状,少数有偏瘫、失语和癫痫等局源性脑病的症状。西医治疗以钻孔引流术为主,但其复发率大致为3.7%~38%左右[1],很多患者需经数次手术才得以治愈。我科选取部分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58~65岁,平均63.5岁,所有患者均有骨瓣开窗止血减压术或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史,术后2~3月复查CT示额顶颞部硬脑膜下腔血肿,体积大约在20ml~50ml不等,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诊断标准。22例均有头痛表现,其中4例有痴呆,智力迟钝等认知功能障碍症状,8例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倾向者;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者;患有基础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
取方: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药物组成黄芪60g、归尾、赤芍、地龙、川芎各6g,桃仁、红花各3g;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10g;桂枝7g。兼证:气虚甚者,重黄芪;食滞加神曲,山楂;湿浊明显加菖蒲;血淤明显者加蒲黄,五灵脂。服用方法:每天1剂,早晚二次。每7剂为1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头颅CT提示硬膜下血肿清除达99%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CT提示硬膜下血肿清除达50%~98%;有效,临床症状减轻,CT提示血肿清除达30%~4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CT提示血肿减少在29%以下;加重、复发: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T提示血肿无减少甚至扩大。
治疗后评估临床症状并复查头颅CT,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基本清除,视为痊愈;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超过50%,视为显效;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超过30%,视为有效;无无效和加重复发病例。治疗中仅1 例患者因原有肠炎基础疾病,出现轻微腹泻,予口服培菲康胶囊后坚持治疗后评估为显效。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具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效,有活血而不伤血特点,能改善病人病灶区周围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血,从而减轻脑损害[3]。方中重用黄芪可以补益肝肾,充养肾精,同时还可以补益脾胃之气,气旺则促血行,癖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养血,化淤而不伤血,为臣药;川芎、桃仁、赤芍及红花协助当归活血化淤、通经活络,共为佐药;地龙擅走四肢、通经活络,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为佐药。诸药合用具有气血双补、标本兼顾等作用,能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症状并预防术后血肿复发[4]。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其功用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实验研究有较强利尿作用。针对颅内压增高,不但可以降低颅内压,头痛症状也可缓解。有研究发现,五苓散对脑水肿及脑积水具有利水降压作用,且在减轻水液储留同时,还能改善病人整体内环境,使失衡的脏腑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本研究采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其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二方相合,能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祛瘀通络之功。慢性硬膜下血肿病因较多,病机多属因虚致瘀,故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符合中医临床治疗原则,应用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