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张涛
(微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济宁 277600)
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阻塞性病变[1],能够破坏血管内膜,引起病变。好发于50~60岁年龄段的人,目前在我国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是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脑组织活动耗氧量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低,在血管被阻塞最初的4-6分钟内即可产生严重损伤,使得脑神经功能受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2]。本研究采用上述两种药物合用进行治疗,成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死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人。观察组患者42~76岁,平均(53.13±3.35)岁,对照组患者44~73岁,平均(51.25±3.73)岁。经检验,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程度差别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1)经脑CT或MR检查确诊为脑梗死,Nihss评分<15分;(2)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恶性高血压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
对所有受试者均采取支持治疗,均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用量用法:一日一次,100mg/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一天一次,75mg/次。服药3周为一个疗程。
对比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血清TG、TC水平以及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脑神经功能明显恢复,Nihss评分改变≥4分;有效: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Nihss评分改变<4分;无效:患者神经功能无改善,Nihss评分无改变。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TG、TC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TG、TC水平的比较(±s)
组别 TC t值 P值 TG 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19±0.82 3.98±0.52 10.347 <0.001 2.61±0.79 1.46±0.31 9.157 0.019对照组 6.23±0.71 4.34±0.96 6.531 <0.001 2.65±0.66 1.79±0.65 4.792 0.025 t值 0.237 2.519 / / 0.251 3.810 / /P值 0.201 0.027 / / 0.249 0.019 / /
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同组总人数×100/%]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TG、TC水平对比,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3]。好发于50~60岁年龄段的人,近年来我国发病患者不断增多。由于脑组织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在脑缺血发生的4~6分钟内即可造成严重损伤,而且本病的特点是一旦发病,病人非死即残,且预后较差,出院后生活难以自理。
脑梗死常见的原因是患者血脂高即TG、TC水平高,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病变导致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与血小板接触后促进其凝集,进而形成栓子,进而阻塞脑血管,使得脑神经功能受损。因此抑制凝血因子的激活成为了改善病人病情的主要手段。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抗凝集药物。氯吡格雷可减少血小板生成,调节PG与TXA2的比例,还可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阿司匹林能够抗凝集,保护线粒体。但临床上单一应用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二者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进一步增强药物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本实验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其总有效率94.44%和TG、TC水平的降低明显高于对照组单一用药的77.78%。梁宁娟[4]等认为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对脑梗死病人病情的好转起到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