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时间:2024-05-15

蔡蓥华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临床感染病原菌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类抗生素的研发和应用,此菌种的耐药性在逐渐提高。此外,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菌种,患儿一旦患病会出现身体器官衰退等症状,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此,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25例,分析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药敏特点、治疗方式。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25例,其中,男性患儿有14例,女性患儿有11例,早产患儿有16例,足月患儿有9例。其中,有3例患儿出现了栓塞症状,有2例患儿在住院接受治疗后上臂皮肤出现了大快瘀斑和坏死组织。

1.2 实验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的方式总结了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症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总结了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特点,并对患儿均进行了合理治疗,具体如下。

1.2.1 分析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分析和统计的患儿资料有:住院时间、出院时间、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是否足月等。

1.2.2 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应用的是超敏C反应蛋白测试方式,具体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Hs-CRP正常参考值为≤3mg/L[1]。

1.2.3 合理治疗 针对本次实验患儿,在患儿住院初期均对其进行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在对患儿进行完基础诊断之后,均对其进行亚胺培南治疗,同时配合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部分患儿还需要接受血小板输入治疗或血浆输入治疗,针对存在临床栓塞症状的患儿,需要给予其低分子右旋糖醉和抗凝剂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选择的观察指标有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症状、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特点、患儿治疗效果。

1.4 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2.1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统计结果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黄疽23例(92%)、发热19例(76%)、心肌损害15例(60%)、消化不良15例(60%)、精神状态较差14例(56%)、呼吸不顺畅12例(48%)、肝功能受损9例(36%)、感染性休克7例(28%)、肾功能受损7例(28%)。详见表1。

表1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调查表(n=25)

2.2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特点统计结果

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阿米卡星(敏感率为100%)、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2%)、哌拉西林(敏感率为64%)、庆大霉素(敏感率为56%)是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常见的敏感药物。详见表2。

表2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特点调查表(n=25)

2.3 统计结果

经过治疗后,17例患儿病情痊愈,8例患儿病情好转,没有患儿因治疗无效而死亡。两例栓塞症状患儿,有1例经过治疗,栓塞症状彻底消除;有1例患儿在指尖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被家属要求出院;上臂皮肤出现大快瘀斑和坏死组织的患儿,上述症状消失。

3.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近年来临床医学上常见的致病菌种之一,主要感染方向为院内感染,新生儿由于出生时间较短,其免疫力和身体素质相对较低,进而成为了肺炎克雷伯菌易感染人群[3]。并且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在逐渐提高,早在21世纪初,该疾病的感染率仅有2-3%之间,这说明该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和现阶段临床医学上抗生素类型药物的随意应用有显著关系,而主治医师也需要考虑到疾病的药敏特点,以此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本次实验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最佳治疗药物,如亚胺培南;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如头孢类药物。这主要是因为碳青霉烯类药物对-β内酞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且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是仍然不适合长期应用[4]。

综上,近年来,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并且大部分患儿在患病之后,其身体器官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结合其临床特点来看,主治医师需要选择针对-β内酞胺酶稳定性较高的治疗药物,如碳青霉烯类药物。此外,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等临床症状,为此,主治医师需要结合患儿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对患儿进行血浆注射治疗和血小板注射治疗,以此来做到对患者的科学有效治疗[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