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韩靖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国家对西藏的基础设施不断投入,目前,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万公里,建制村村村通公路;5个地市实现了铁路通达,运营里程近1400公里。
越织越密的“铁路网”正在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助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70年来,一批又一批筑路人奔赴高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让雪域“天堑”正在变成通途。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开辟了西藏繁荣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开始了对西藏交通建设的新历程。当时,十万筑路大军先后奔赴雪域高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修筑“天路”,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結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与此同时,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也全面展开,无数筑路人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历经半个世纪的探索和修建,终于建成青藏铁路。
从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以来,各地商品随着火车而来,西藏原有的特色产品运往全国以及世界各地。15年来,铁路不仅仅带来了出行的便捷,更为西藏带来了经济“红利”。
2021年6月25日,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世界屋脊的交通进入“复兴号”时代。
如今,铁路正在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助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回望70年来西藏铁路建设的历史,每个瞬间都凝聚着藏族同胞的希望和梦想,在那片雪域高原上,也留下了几代筑路人的汗水和足迹。
王荃荃是中铁十一局的一名职工。1994年,他从铁路学校毕业,开始了筑路生涯。在近20年中,他曾两次进藏,先后参与了青藏铁路和拉林铁路建设,在西藏工作间隙,他还用相机记录了建设者们的光辉岁月,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2003年,28岁的王荃荃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参与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在西藏工作的日子,风霜雨雪,酷晒极寒,王荃荃回忆说,能参与建设国家重大项目有一种自豪感,所以工作虽苦却很快乐。
到了2004年年初,项目部担负施工的青藏铁路安(多)拉(萨)段铺架工程正在进行中,前三任项目书记因为身体原因陆续离职,关键时刻,组织把王荃荃从海拔3600米的拉萨市,“空降”到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县。这在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在他看来却是一份“美差”。“作为一名工程人,能参与青藏铁路这样的共和国世纪伟大工程,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他说。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荃荃和工友们经历了一天一天、一米一米把铁路铺轨到拉萨,把火车开进拉萨等青藏铁路建设史上重大而有意义的事件,他也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瞬间。
铁路修到了拉萨,王荃荃和工友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离开了西藏。他原本以为这一生不会再进藏修铁路了。让他没想到的是,2018年4月,拉(萨)林(芝)铁路一标前后两任指挥长因为身体原因离开高原工作岗位,组织决定派王荃荃去接替工作。
于是,2018年4月底,王荃荃义无反顾地向西藏出发,这是他时隔15年再次以筑路人的身份踏上这片高原。
下了飞机,汽车开进拉萨,王荃荃一路百感交集。15年前空荡荡的街道,如今也像其他省会城市一样开始堵车;路边远道而来的游客和藏族同胞一起合影,画面其乐融融……眼前的情景让王荃荃既熟悉又陌生,目之所及的变化让他惊喜不已。
稍作调整之后,王荃荃来到了拉林铁路工地,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在项目员工的努力下,实现了轨枕预制成功、预制桥梁的复工复产、正式铺轨等重大节点目标。
工作之余,王荃荃又像15年前一样拿起相机,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他清楚地记得,在工地旁边有个村子叫作协荣村,村民们抓住修建机场高速公路、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的机会,家家户户利用扶贫贷款购买了挖掘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组织了车队,到工地上承揽施工任务,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
铁路助力西藏与外界发生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打开了藏族同胞的眼界,令王荃荃没想到的是,这个村子的很多孩子都在大城市的名牌大学读书,是铁路让他们走出高原,接受更好的教育。王荃荃说:“这一切的变化,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隔15年再到西藏,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感到无比自豪。”
“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是过去西藏交通的真实写照。70年来,随着国家对西藏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一批又一批筑路人来到西藏,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斗,让雪域“天堑”变成通途。他们不仅是建设者,也是见证者,在国家战略工程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