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指导专家·徐惠平(外企人力资源专家)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曾有不时涌起的闯荡世界的渴望。90后唐珍,几个月前毅然结束了自己在一家外贸企业销售部门为期3年的工作。离职的那一刻,她有一种心灵重获自由的快感,她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张机票,飞到了海南三亚,去看自己期望已久的天涯海角。然而,兴奋是短暂的。半个月之后,她的心情已经转为平静,甚至是有点无聊。一个月后,竟然莫名涌起了一种紧张感。她开始打开求职软件,投简历去找工作。三个月后,面对着积蓄越来越少,经历了几次面试,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她开始有点慌了……
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是,“不要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虽说有种戏谑的成分,但却反映了职场的单调和无聊。对于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每天几个小时的通勤,千篇一律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容易使人枯燥和厌倦。而职场中的“内卷化”竞争,更使得一些人觉得自己提升无望。工作,既无法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也无法获得自我成长。更有甚者,有些员工甚至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跳楼事件屡见不鲜,就是例证。
然而,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考察了从动物心理学家到心理分析学家那里得来的很多资料,证明了他的一个观点:人的一个基本需求,同时也是最普遍的需求,就是对能力成长的追求。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获得成长最好的方式;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必需品。
很多裸辞之后的年轻人,在重新就业时,却再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是自己看不上,就是雇主反复挑剔自己。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面试官会反复问她:上一份工作离职的原因是什么?
人力资源专家徐惠平说,企业招聘员工时,职业素养和态度是重点考察点之一。对于年轻职员来说,能力欠缺一点,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可以去学习和培养。但如果职业素养不够,往往第一轮就会淘汰。在职场中,“态度决定一切”,可不是一句空话。
没有企业会喜欢频繁跳槽或者是喜欢冲动辞职的员工。徐惠平认为,一个规范的企业,往往会提前制定好自己的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一些重点员工,还会有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打招呼就辞职,不仅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也会带坏企业的风气,甚至是打乱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而且,频繁跳槽也会影响员工自身能力的提高。一般而言,员工的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验优势,就是在过往的工作中,曾经取得过什么样的成绩;二是专业优势,包括学历和培训经历,专业技能证书,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验案例或者方案等;三是能力优势,如沟通、交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如果在一个单位任职时间过短,工作内容还没有完全熟悉,就离职到了另一个单位,相关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无从提起了。
徐惠平认为,成功的职场,需要用心规划。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都要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培养哪方面的能力,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很多人过早地放弃了学习,放弃了自己能力的提升。这与工作的起步点高低,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职场里的精英,或者说“大人物”,一开始也是从普通岗位做起的。格力电器的董明珠,30多岁入职格力时,就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员;曾担任微软中国区总经理的吴士宏,第一份工作也只是护士,后来通过努力进入IBM公司做了前台,然后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的辉煌。
“裸辞”在如今的职场中司空见惯,徐惠平认为,裸辞话题的关键点,不在于“辞”,而在于“裸”,尤其是在没有想好下一步规划时,冲动离职。心理学家在进行职业咨询时,常常会问5个问题。
“我是谁?”求职者对自己应该做一次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我想干什么?”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求职者应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不断固定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我能干什么?”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要有一个判断,这包括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劲、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环境既包括客观环境如经济发展、人事政策、企业制度和职业空间,也包括主观环境,如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要综合起来看。
“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灯塔。有了职业目标,就是可以列一个自己的成长框架,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实现就业理想目标。具体而言,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单位,预测自我在单位内的职务提升步骤,个人如何从低到高逐级而上。
当然,时代在变,计划有时候也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环境变化和碰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应变能力,也是职业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