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 文·白素清
◎ 指导专家·包玉倩(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 陈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糖尿病防治年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以Ⅱ型糖尿病为主,占90%以上;临床大量数据还显示,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数值,忽视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从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众所周知,只有做好血糖监测,才能有效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目前的临床情况来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标准,已经逐渐被患者所接受,但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患者自己在家时都会使用试纸监测空腹血糖,因此就不愿意定期去医院复诊,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也很少检测,甚至完全不查。
对于这一做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陈蕾副教授并不认同。据她介绍,作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其实比空腹血糖监测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能更清晰、更具体全面地反映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据陈蕾副教授介绍,一般血糖测定(如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值或任意时间血糖检测等)都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检查前的饮食
及运动状况等等。同时,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还要求至少空腹8小时,部分糖友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上述这些检测所得数据的精确性其实并不很高。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则可于任意时间采血,患者无需空腹或作特殊准备,不仅方便实用,准确性也更高。
“糖化血红蛋白一般能直接显示出受检者的糖尿病监控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的风险,非常具体全面。”据陈蕾副教授介绍,英国剑桥代谢科学研究院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下降12%和14%,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而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应小于6.5%,同时将糖化血红蛋白5.7%~6.4%人群列为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需要进行生活方式或联合药物干预。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到底多少才算正常?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学教授包玉倩举了两个例子。
例一:董先生,28岁,空腹血糖是8.1毫摩尔/升,服糖2小时血糖为12.6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是8.7%,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医生给董先生设定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值是6.0%以内,即达到正常水平。
例二:唐女士,66岁,患Ⅱ型糖尿病10年。近两年来,空腹血糖总在9~1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5毫摩尔/升左右徘徊,吃的降糖药也从原来的一种加到了三种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增至8.6%。医生经过详细诊断后,遂将降糖方案调整为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给唐女士设定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是7%以内。
为什么同是糖尿病,唐女士与董先生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不同呢?因为降糖药其实是把“双刃剑”,尤其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注射胰岛素的使用,可以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包玉倩教授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究竟应该控制在多少的回答是:因人、因具体病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还发现,早期糖基化产物——糖化白蛋白,也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例如,糖化白蛋白水平升高可对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造成直接损害,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视力的丧失。此外,糖化白蛋白也可能通过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成和增加系膜基质扩张而促进糖尿病肾脏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也有研究提出,糖化白蛋白水平增高可导致血管壁的氧化应激,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因此与动脉粥样硬化加速有关。
就在不久前,由美国恩思利普国际糖尿病研究院罗杰斯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证实:糖化血清白蛋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等的发病也有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平时进行血糖监测时,除了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外,还要关注糖化血清白蛋白的数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