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百姓喜欢哪些医学专家的科普

时间:2024-05-15

近年,随着居民健康素养逐步提升,健康知识需求已越来越大,各级医院、健康媒体也都在努力做科普。其中医学专家讲科普,百姓感到最受益。

一位心梗患者告诉某健康报记者,他前几年突发心梗,虽然当时抢救及时但还是落下了“心病”,不敢参加任何活动,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后来,他参加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说心脏”讲座(很多医院都会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可免费参加),还下载了“心脏康复患者教育知识库”手机应用软件,学习了如何调节心理、营养和生活方式,不到半年,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有病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治疗,这是老百姓的常识,医疗健康其实还应包括健康促进、预防疾病、医疗救治、疾病康复四个方面,现在的医疗重点都在治病,其他三项都被忽略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教授表示,除了大众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一些医生也会忽视营养、运动等作用,导致患者过度治疗。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5个专项行动,第一个就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其中提出,2022年前,我国将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绩效考核机制。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素养逐步提升,健康知识需求已越来越大,医院、媒体、一些专业自媒体人也都在努力做科普,网站、电视、报纸、社交平台上的科普内容已是遍地开花。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统计,目前,邵逸夫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长期位居健康科普前三甲,各自的固定粉丝数已数以百万计;中青年医生也是医院做科普的主力军,他们思路灵活,对大众接受度也更了解,科普做得好的医生,患者数量会明显增加。健康科普已成为连接医生和患者关系最好的桥梁。

现在是信息社会,据统计,中国人每人每天平均6小时在看手机,但由于网络传播门槛低,影响大,缺乏专门审核机制,一些所谓的“专家”没有经过科学求证就发布一些伪科学信息,百姓不懂,只是看到标题吸引人就转发。尤其是一些急救知识,一旦学错用错,后果会很严重。胡大一教授还建议,请有多年科普经验的医生做培训,让更多临床一线专家医生来做科普,这种从权威渠道传播的科学知识多了,伪科学的东西才能逐渐减少。C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