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三川玲:
你好。发信息的时候我整个人几近崩溃边缘:为什么我这么用心地对孩子,得到的却是如此的回报?我儿子只要是在家的时间,就会去欺负妹妹,扯她头发,推她,故意绊她,把妹妹摁倒在地,有时还把被子蒙在她头上……我该怎么办?学校里和兴趣班老师,对儿子评价都很好,为什么回到家他的反差这么大?
晓欣
晓欣:
首先表达一下我对你的羡慕之情。在我看来,两个孩子是幸福家庭的标配,而你居然还品种齐全,一男一女,凑成一个让我无比羡慕的“好”字。
在德雷克斯的《孩子:挑战》里面有这样一个例子:当家里新添了一个婴儿宝宝之后,3岁的大宝明明已经会自己上厕所、独立睡觉、自己吃饭了,这段时间却开始“返幼还婴”,吃饭要喂,要求喝奶瓶,上厕所要妈妈陪,甚至要求穿上纸尿裤,睡觉也一定要蹭到妈妈身边……总而言之,一切小婴儿的行为都回来了。
这时候,如果跟大宝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能这样了,在他来说就是耳边风,根本没有用。打他骂他,或者奖励一个新玩具,也许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是长期看来也是没有用的。
要想找到有用的办法,你先得弄清你家大宝在想啥。
大宝其实是在想什么呢?
大宝发现,自从小妹妹来到家里之后,全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小妹妹那里。这令他非常焦虑,难以接受,“难道我的爸爸妈妈不再爱我,而去爱那个小婴儿了?”于是大宝就开始观察,这个小婴儿跟他有什么不同。
原来,婴儿不会吃饭还喝奶瓶;原来,婴儿不会上厕所要穿尿布;原来,婴儿晚上跟妈妈一起睡……大宝最终得出“结论”:婴儿就是凭这些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赢得了父母的爱!
孩子非常敏感,很善于观察,但是不善于解释,不会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其实,我们父母也跟孩子一样,只看见孩子的不当行为,却不知晓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大宝喝奶瓶穿尿布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在跟父母说,我想要你们的关注,我想要你们的爱,跟那个小baby一样。
你想,我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身高、力气都比不过大人,也没有经济收入,吃饭穿衣其实都是靠我们提供,吃个零食打个游戏还要看我们的眼色。父母无条件的深厚的爱,就是他能拥有的全部。在这个时候,如果大宝以为父母的爱全部移到小宝身上,那么他等于失去了世界的全部,心里是多么难受啊。
而个体失去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多数会出现不当行为。
所以,晓欣,《孩子:挑战》中学婴儿的大宝展现的是寻求过度关注,而你的儿子,则已经是到了升级为报复的程度。他抢妹妹的玩具,其实并不是为了玩具,他扯妹妹的头发,推她、绊她,都是在用行为告诉我们:我需要父母的关爱,妹妹夺走了本该属于我的爱,我恨她!我要用攻击她、伤害她来报复她、报复你们。
曾经,我们家也出现过相似的一幕。
那是我们来北京一年之后第一次回广州。我的两个哥哥都非常挂念我在北京过得好不好,而表达这种挂念的方式就是对我的宝贝女儿丸子进行百般宠爱。比如连续不断地赞美:“丸子,你现在说话字正腔圆,京腔好好听!”“丸子,你这么爱看书,真是知书识礼的好姑娘。”比如每天都带丸子去喝早茶、买新衣,还要求几位小哥哥相陪。
很快,比丸子仅仅大半岁的小哥哥就开始出现不当行为:他故意推丸子,丸子玩什么他就抢什么……我跟我哥聊天半小时,两个孩子来告了四五次状,最后丸子先被欺负哭了,而小哥哥在被丸子挠了一把后,被他妈妈拉住不准还手,气得浑身发抖,委屈得也哇哇大哭起来。
这个场景给两个孩子留下的阴影,直到两年后还没消除。丸子听说回广州就忧心忡忡:小哥哥又要抢我的东西。小哥哥听说丸子要回来就悲从中来:你们又要不讲道理,什么都偏心丸子!结果两人见面后两小时,几乎一句话也不说;丸子送给小哥哥的礼物,小哥哥只看了一眼就表示没有兴趣。
晓欣,这个时候,你猜我会怎么做?
我选择在吃饭的时候开始下手。
我跟小哥哥说:“听说你是你们班出名的‘暖男’,很会照顾别人,是吗?”
“是啊,我们班的女孩子都很喜欢我!”
说着,小哥哥就站起来给每个人倒茶,还向丸子热情介绍自己喜欢的菜式,夹菜添汤,让人非常温暖。
在回去的车里,我故意问丸子:“你感觉到哥哥照顾人怎么样?”
丸子大力点点头,说:“嗯!哥哥照顾得我很好。”
我又问,你觉得哥哥的哪些举动让你觉得备受照顾?
丸子答:“哥哥给我夹菜,倒茶,帮我背小包,帮我开车门……不过妈妈,我也照顾哥哥了,他吃零食,我帮他收拾好塑料袋了!”
回到家,他们俩打开了语文课本,我发现居然是同一个版本,只不过丸子已经考完试,哥哥还没有。于是我们创造机会给丸子帮哥哥复习,两人用脆生生的童音一起背诵古诗。后来,丸子告诉我们,小哥哥很厉害,比她背得还流利,考试肯定没问题!
之后几天,两个孩子相处得很好。我和自己的哥哥看了,心里面都甜滋滋的。
坦白说,我并没有板起脸来说教,只是发现了孩子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孩子在用种种不当行为向我们挑战时,其实是在发出信号:爸爸妈妈,我找不到感觉了。
在这时候,一方面要恢复对大宝的关注和照顾,让他觉得公平;但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启发大宝发觉自己特有的价值感。
我们都得知道一个客观事实:我们不可能像照料小宝那样照料大宝——除了做不到和没必要之外,还因为我们不能让孩子把价值感和归属感寄托于别人的给予。价值感和归属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
尽量不要把孩子放到竞争关系中去,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分输赢,而是为了每个孩子找到自我。希望你能静下心来,发现儿子的优势,看见他的努力,及时鼓励他,帮助他建立信心和找到归属感。
最后,祝福你的家庭和孩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