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5个常见问题

时间:2024-05-15

李付杏子 袁凌青

李先生是一位性格开朗且古道热肠的人,经常看见他帮忙维护社区治安或打扫公共卫生,爽朗的笑声时常飘荡在小区上空。可自从去年得了糖尿病,李先生每个月的医药费就得花去五六百元,使得他本不宽裕的家境雪上加霜。

原来声若洪钟、热心肠的李先生不见了,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整日唉声叹气或眉头紧锁。家人带他去看病,经医生进行检查和询问许多问题后,李先生被诊断为抑郁症。

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焦虑或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等重型精神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多,但因该类患者临床症状隐匿和复杂,临床上关注不足,易于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

糖尿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有哪些临床特点

确诊糖尿病,患者的想法很多,要考虑监测血糖水平、胰岛素给药、计划饮食和保持运动状态等问题。

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幻觉和妄想及意识障碍。其中,焦虑抑郁是最为常见的表现。

糖尿病和抑郁症对人类危害较大,二者常常共病。糖尿病与抑郁症的关系是双向的,糖尿病可继发抑郁症,抑郁症也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抑郁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或快乐,有晨重夕轻的特点(早晨悲伤);思维迟缓,注意力差;兴趣寡然,喜欢个人独处,从朋友和活动中退出,学习和工作表现下降;睡眠障碍,睡眠方式的改变,早醒为其典型表现;自杀念头;性欲减退;有罪感或无价值感;伴有紧张、焦虑、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或便秘等躯体症状。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抑郁症

抑郁症的产生是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糖尿病产生抑郁的原因主要有:

①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须时刻注意饮食管理,经常监测血糖,长期服药,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预示着病情严重,因此心理压力更大,悲观情绪更重。

②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在5~10年内可能出现并发症。

③长期治疗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剧增。

④长期高血糖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样反应,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水平升高,皮质醇活性发生改变,上述这些变化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⑤糖尿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可激活压力荷尔蒙,从而恶化血糖控制,增加肥胖并引起炎症,而炎症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可能使心理健康恶化。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有何危害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危害很大,因为抑郁症与糖尿病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会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加之糖尿病发展的最终结局多会引起重要脏器(如眼睛、腎脏、神经和心脑血管等)的并发症,使不少患者由此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这种负性情绪不仅可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

此外,糖尿病患者抑郁时还会出现以下危害:

①抑郁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皮质醇分泌增加,降低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并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加速并发症的发生。

②情绪障碍本身可以直接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导致发生糖尿病的概率增加。

③负性情绪使得患者饮食缺乏控制,降糖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理想。反过来,血糖控制不好,病情加重,又会使患者更加悲观失望,加重患者的抑郁状态。严重抑郁除了可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以外,甚至还可能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如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或有意识障碍者,因为其病情变化快,恢复较慢,死亡率也较高。

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需制订个体化的降糖方案,尽量选择服药简单,操作便捷而且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其后可采用一系列精神心理治疗。

通过实施糖尿病教育,纠正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告知患者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悲观情绪和精神压力,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当患者有负面情绪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使它停止:喘口气;深呼吸;喝水;坐下;往后靠;摇动手臂;努力使自己沉默;散步。另外,全社会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减轻其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对于症状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此外,运动和认知行为疗法(CBT)无论是单用或联用均可显著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吡格列酮单独或作为常规治疗的附加治疗,可以诱导抑郁缓解。具有PPAR-γ激动剂特性的药物可能是临床相关的抗抑郁药。此外,二甲双胍也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代谢内分泌科医师 李付杏子

主任医师 袁凌青

来源:搜狐健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