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蒋良波 袁芳 谯亚莉
[摘要]目的 探究肾病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对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19例因肾病就诊于本院的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组为59例、研究组为60例,对比组与研究组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在治疗基础上,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辅以流程管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组缺陷发生率为18.64%、研究组缺陷发生率为3.33%,对比组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病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采用流程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肾病;血液净化;流程管理;护理缺陷;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多发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诸多变化,导致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根据研究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近年来,肾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医疗制度的完善,以往肾病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应用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血液净化可有效的缓解疾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3]。但由于此治疗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将体外循环通引入体内循环。
在整个过程中,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血液净化过程中血管通畅,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虽然这种护理方式有效,但仍有提高的空间。为给予患者最佳的护理干预,本科室则采用流程管理方式。
目前,临床上逐渐在开展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即流程管理。此模式要求在护理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流程进行全面护理管理,为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全面和细致的照护。
为了研究流程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本科室选择119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护理与流程管理方式,并进行对比,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选择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19例患者进行该项调查。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组59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60例,应用流程管理模式。其中对比组参与调查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29,年龄在3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5岁。研究组参与调查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1∶29,年龄在36~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均符合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肾病诊断标准;②无肿瘤类、白血病等严重疾病;③无精神疾病者。研究前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与沟通异常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伴有严重疾病者;④心肝肾等脏器受损者。
1.2 方法
对比组与研究组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式,首先采用本中心血液净化治疗用透析机,确定治疗模式,根据排班确立正确的透析机位。进行管路预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将治疗时长设定为4 h/次,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治疗基础上,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辅以流程管理方式。具体如下:
①评估患者。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前要评估患者容量状态、血管通路状态及出血状态,并详细填写在评估档案中。②治疗计划流程。医生需要在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单,并进一步明确血液净化全过程中将护理管理模式系统化,需要包含患者出入量、出超量等多方面。③治疗实施流程。护理人员首先要與患者积极交流与沟通,保证患者在血液净化中可以进行有效配合。同时,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治疗程度等方面进行告知,并叮嘱其签署《动静脉内瘘穿刺知情书》。护理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准备好相应物品,认真查看治疗计划,并预冲管路,建立体外循环,准确设置机器参数。动静脉内瘘者查看动静脉内瘘图及穿刺记录,深静脉导管者查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测表,充分评估生命线。在护理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护理常规及流程实施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面对患者的主诉,耐心询问。观察机器运转情况,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及时处理报警系统,并严格计算,详细计算出超量。④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护理。需要保证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后充分卧床休息,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瘘内血流通畅。可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锻炼、握拳运动等,或是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量不足现象,并防止内瘘堵塞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得分结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依据医院实际护理情况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并根据不同的得分统计;②缺陷发生率:根据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穿刺位置渗血、导管滑脱等事件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满意得分结果对比
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为(75.62±1.96)分,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为(91.22±0.98)分,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t=22.90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缺陷发生率对比
对比组发生低血压者5例、发生穿刺位置渗血者4例、发生导管滑脱者2例,发生率为11/59(18.64%)。研究组发生低血压者2例、发生穿刺位置渗血者0例、发生导管滑脱者0例,发生率为2/60(3.33%),对比组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x2=8.2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由于人体内、外多重因素对人体机体以及肾脏造成损害,破坏机体平衡,进一步导致人体机体的重要器官气血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此同时,根据研究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近年来,在本院进行肾病治疗发生率逐年增高[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医疗制度的完善,以往肾病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应用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出现功能异常,对机体产生较大的损害,可以引起人体其他多器官系统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了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生存时间。所以,尽早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对肾脏的损害,加强肾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5]。这提示我们,一旦发生肾脏相关疾病,我们应尽早实施有效的治疗,最大程度降低对患体其他脏器损害的累积,最大限度避免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的威胁。
目前,临床对于治疗肾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应用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净化装置后,进一步对患者体内血液的某些重要致病因子进行吸附清除[6-7]。将滤过体外的血液再输送至机体,以辅助达到肾脏代谢排毒的功能。进行血液净化后可显著改善病症,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虽然血液净化治疗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低血压、穿刺位置渗血、导管滑脱等并发症,一旦在血液净化中出现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依从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延缓病情预后,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确保医务人员血液净化流程中规范性和合理性尤为关键,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血液净化治疗具备极高的专业性,而且疾病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为此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虽然这种护理方式有效,但效果一般。而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均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导致我国居民对于护理需求不断提高,这也是导致传统常规护理无法满足现代患者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本科室则采用流程管理模式。流程管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流程导向作为目标,同时建立治疗管理流程。在血液净化过程中贯穿流程管理护理模式,同时实施改进,并有效的建立良性循环系统。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通过记录出入量、出超量,可有效的降低配置置换液错误发生率。我们对整个血液净化流程进一步细化和规范,让其屬于一种持续、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我们对参与血液净化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培训,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在临床实践上岗前,进行严格的考核,为整个流程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在流程管理护理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面对患者的主诉耐心询问,观察机器运转情况,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及时处理报警系统,并严格计算,详细计算出超量,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流程管理护理模式更加注重将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与流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我们还要求将血液净化治疗贯穿全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制定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检查手册。要求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成员每天1次不定时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立即给予指导改正。并组织安排每月定期讨论、总结问题,并且将特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保证各个环节的合理性以及医护人员在各项流程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有清晰的了解。
此外,我们在应用流程管理中还应该将医护人员临床实践中的反馈建议及患者所提出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改正,优化血液净化管理流程,保证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本文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结果可以证实,研究组所采用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拉近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护理配合程度,提高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比组缺陷发生率为18.64%、研究组缺陷发生率为3.33%,对比组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结果可以证实,研究组所采用的护理方式更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缺陷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肾病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采用流程管理方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玲,杨焕霞.肾病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对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740-1741.
[2] 阮星.风险流程管理对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67-168.
[3] 李爱华,龙海燕.风险流程管理提高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164-167.
[4] 王振华.风险管理流程在提升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中的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4):2522-2525.
[5] 王玲,杨焕霞.肾病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对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740-1741.
[6] 叶小舟,陈松,邓超.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9):87+90.
[7] 赵赛郦,欧阳红娟,李健芝,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7,45(2):214-2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