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老祖宗的健康观究竟有多超前

时间:2024-05-15

莫彩雪

不同的人,生命的长短也不同,我们要养生,其实不外乎两点:活得越长越好;在活的长的同时,生活质量越高越好,譬如当你七老八十的时候,还能做三十来岁的事儿。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养生实践活动,通过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身体和精神状态棒棒哒,不用吃盖中盖,也能一口气上九楼!

生命究竟是靠什么支撑

要养生,当然要了解生命这东西。那些我们中医前辈,根据生命的存在性质、生命活动特点总结出了一种简单粗暴却又极其精辟的生命观:生命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我们口中常常说的“精、气、神”就是构成生命的三大要素。所谓生命的运动,其实就是人的精、气、神的运动。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生命的长短跟哪些因素相关

一个人的精气神如何,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这就不得不提中医学里的夭寿观了。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也就是说,人啊,如果状态好,是可以活到120岁的,一般的长寿大概是100年左右,再往下一层的长寿是80岁左右。活到这个年纪,便是所谓的“得享天年”了。这与现代科学研究公认的人类的寿命110-150岁相差并不大。而我们养生保健的目标,就是能自然衰老而死,至少也要达到下寿80岁这样吧。不及“天年”,早衰而死的都称为“夭”。但现实中能享受“天年”的人毕竟是少数,尤其是现在。

影响我们寿命的两大因素,一个是先天的,另一个是后天的。先天因素跟遗传有很大关系。据有关资料报道,1974年,国外一批科学家研究了9000多个子女,结果证实:父母长寿的,子女也长寿,先天遗传的体质特点决定了人的寿命长短,这就是先天体质说。还有一个说法是命门元气说。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大概就是人的寿命长短其实跟人体的元气多少息息相关。当我们呱呱坠地,就被赋予了一定量的元气,这个元气的多少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元气的摄取和保养情况不同,所以人的寿命长短也因此不一样。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后天因素也是影响很大的。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在我国的西北高原地带,由于气候冷,元气不易耗散,所以长寿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在东南地区就不一样了,气候比较热,元气更容易发泄,人寿命相对来说也就比较短一些。就算是同一地区的,因为地势高低不一样,所以寿命也不一样。其他比较倒霉催的环境就更不必说了,譬如要是你家门口正好有一条严重受污染的河流,或者是你正好生活在一个大气严重污染的地方,那无异于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惊险共舞。社会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影响着我们的寿命长短。我们的祖先,以前过着茹毛饮血的艰苦生活,食不饱腹,衣不裹肚,只有个别人才能活到30岁,要是能活到40岁,那绝对就是开了挂的。但是现在,俺们滴生活奔小康啦,吃得好穿得暖,我国平均年龄已经妥妥地达到了70岁左右。这跟原始社会相比已经翻了两番,不得不说是得益于社会的进步。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行为也是后天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之一。例如,吃得太饱了,容易伤肠胃;喜欢吃咸的,对心脏不好;喜欢吃酸又容易伤肝。过度劳累会有损形气,过于安逸又容易导致气血凝滞。别看这些都是小小的习惯,一不小心就导致慢性疾病,很容易损寿命的。所以,能享尽天年、无疾而终的人是极少的。有人曾经对65岁以上死亡的67人做过检测,发现都是由于疾病致死,更不用说那些因意外伤害导致夭折的了,有的人本来好好地走在马路边上,一不小心就被一个酒驾司机踩着油门过来,大好年纪的,人生就这么GAME OVER了,这便是夭折。老了还能健健康康活着,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真正的健康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健康,不外乎身体无疾病精神状态良好。但其实在中医里,一个健康人的定义比这个要复杂多了。中医上所说的健康主要是从四个维度去定义的。我们日常所说的身体安康,只是中医学上的形体健康。另外还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上的健康这三种。它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躯体健康;第二层: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第三层: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最高一层: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健康。

我们老祖宗的这种健康观念是非常超前的。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论点。而直到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才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但是,这里还没有提到道德健康,又过了好多年,也就是1994年,WHO才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观念之中。也就是我们上述所说的健康的四个维度。乍一看,这个健康观念极其完美,无懈可击。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你真的很难以这四个维度去具体评价一个人的健康达到了什么层次。而且上一层的健康其实也可以不必以下一层为基础。例如,对于那些有残障的人士,只要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能够在身体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发挥最大潜能,就可以归于健康的第三层。只不过他们身体状态受限,没有办法在这一层次里达到最佳的状态而已。道德健康就更加难以衡量了,嗯……这个问题比较适合等到享尽天年之后去跟孔子探讨一下。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难以衡量,但是躯体的健康,我们是可以很好地根据一些特征去判断的,中医养生学将这些特征归纳成如下几点:

眼睛有神 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眼神的有无直接反应了脏腑的盛衰。因此,双目炯炯有神是一个人健康最明显的表现。

呼吸微徐 中医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呼吸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呼吸从容不迫,不疾不徐,说明心、肺、肝、肾功能良好。一般来说,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

二便正常 根据个人体质、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也是有差异的。总体来说,每天大便1-3次都属正常。但是据临床研究表明,60%以上的健康人每天排便次数为一次。如果一周的大便次数小于三次,那么基本可以诊断为明显的便秘,需要引起重视了。

脉象缓匀 脉象的正常与否,反映出气血的运行状况。中医认为,若脉搏均匀和缓,为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形体壮实 指皮肤润泽,体格壮实,不肥胖,也不过瘦。体胖或体瘦皆为病态,常常是某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我们接触的长寿老人一般都不胖不瘦,不胖表明他们的气不虚,不瘦,表明他们的血不虚,气血平衡他们自然会健康长寿。

面色红润 个人的脸色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医师们也通常通过观看患者的脸色作为判断疾病的参照。这是由于个人全身气血的盛衰常常从脸部显示出来,面色红润是五脏气血旺的表现,血足,皮肤才能红润,面色才有光泽。而身体不适的人通常脸色发白或出现多种异常的脸色。

牙齿坚固 中医认为,人的牙齿雪白润泽且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牙齿容易出现问题,包括牙龈松动、牙龈出血、牙齿泛黄,这些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双耳聪敏 耳朵与全身组织器官有密切的关系,若听力减退、迟钝、失听,是脏器功能衰退的表现。

腰腿灵便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四肢关节之筋都依赖肝血以养,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肝肾功能良好。俗话说“看人老不老,先看手和脚”,“将病腰先病,人老腿先老”正是这样的道理。

声音洪亮 肺主气,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弱无力,故声音的高低取决于肺气充足与否。一个人的声音洪亮,反应其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斑白,是一种早衰的现象,反应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以上这些外显特征,可以给我们一个基本的参照,从而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运行良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健健康康活到老。当然,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还不止这些,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分解。(参考教材 马烈光主编《中医养生学》)

(编辑/高雅 校对/高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