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朱文杰
心有千千竹
■朱文杰
可能是因为从小生长在竹林中的缘故吧,我对竹总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人们说:“生与竹同,意与竹通”是啊,我的心灵深深处,总是千千竹。
故乡老屋后有一片毛竹林,青翠欲滴,如诗如画。自幼就常听家乡的老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些竹子,不仅可美化环境,而且在夏季非常阴凉。农村居家过日子,的确也离不了竹。每当想起那清洌甘甜的竹筒水,想起那洁白香喷的竹筒饭,想起那安稳舒适的竹摇篮,还有那竹楼、竹床……我的心又飞回了那片竹林。童年时代我是在小背篓、吊脚楼、毛竹林里度过的,那山、那水、那竹、那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演绎了多少童年的故事。或砍一根楠竹削筷子、编鱼笼、织凉席、制箩筐,想做什么编什么,随心所欲。或采一枝斑竹做钓竿,撑一叶竹筏,提一个鱼篓,溪边垂钓。有时候也会摘两把竹笋,带回家让父母炒、炖、煎,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随心所愿。
如今工作在外,整日奔波忙碌,许多爱好搁置了,惟有竹兴未尽,竹情未了。每个周末,总喜欢到竹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看竹笋破土而出,欣欣然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高,最后衣箨落尽,长成参天翠竹。清晨,旭日东升,霞光初照,竹林里总笼罩着一缕缕薄烟,袅袅娜娜,随风飘渺,如入仙境;傍晚,晚霞与夕阳辉映,竹林静静,竹径幽幽。
书上写道:“竹,非芝兰巧木所能媲美,爱美之人往往求之而不可得也,非竹难觅,品质难求。”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郑板桥曾过这样一副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既描绘出了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古往今来,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我想,竹之为林,生而有理,长而有节,雕能成器,处山林之野而草木之外,神清气爽,铁骨铮铮,岁寒而不凋,顶天立地,一托云天,正因此而“不可一日无此君”。
竹,不仅身美其质愈美,只愿我心如竹,人亦如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