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种能力衡量心理健康

时间:2024-05-15

陈福新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判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可根据以下五方面进行:

适应力 适应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化还很大,因此要求人们对各种变化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而对变化的环境是否适应,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能力及抵抗能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的耐受力不相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不相同。例如,亲人不幸死亡,有的悲痛欲绝,号哭不已;有的立刻昏倒,人事不省;有的仍能坚强面对;有的则可能发生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等。此外,耐受力的不同,还表现为对刺激时间的持续性方面。生活中,有的人可以耐受短暂的強烈刺激,但在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导致心身疾病;有的人把这种精神刺激带来的种种不快,变为人生奋斗的动力;有的人在几乎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奋发图强,做出辉煌的成绩。

控制力 是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是可以自觉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当一个人心身健康时,心理活动稳定正常,思维流畅,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行为举止大方得体,反应良好等。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则会表现为情绪激动,暴跳如雷,难以控制自我,甚至出现冲动性、攻击性行为。所以,控制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社交力 社会交往能力即社交力,这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说来,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遵循人际交往的有关准则,做到适度而有礼节。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隔离起来,拒绝与人交往,或者过分和无选择地广泛交往,都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对与人交往总是很冷淡,或以自我为中心,就要考虑他的人格特征是否偏离正常或心境欠佳。如果一个人没有知心朋友,或者很少和朋友交流思想情感,尽管他可能工作上是好的,行为是正常的,也不能说他在心理健康上没有缺陷。

康复力 生活中任何人都难免遭受打击或蒙受冤屈,人们在遭受打击后复原所需要的时间和复原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很快康复;有的人虽然能康复,但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一旦回忆往事仍会耿耿于怀;有的人在复原后,心理上、行为上和躯体上都留下了较深的痕迹,如原来性格活泼的人变得呆滞麻木,原来不拘小节的人变得谨小慎微,原来有独立性的人变得唯唯诺诺。因此,康复力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