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段志勇

【摘要】目的 研究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后,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实验期间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共计40位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研究期间,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0,对照组采取B超诊断,研究组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诊断效果为95%,而对照组的诊断效果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B超;子宫内膜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期间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共计40位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研究期间,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5~50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6~48岁。对照组患者采取B超诊断方式,研究组转折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调查;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患者能够完成随访。

排除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调查未允许;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无法完成随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B超诊断方式。对患者腹部进行超声检测,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将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检测操作前,应提醒患者尽量多饮水,确保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检测过程中,需提醒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并遵循常规方式对患者子宫、两侧附件及腹腔积液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

1.2.2 研究组

为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选取1.5T PHILIPS磁共振机,横断位的参数设置为,4分钟扫描时长,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层厚为5 mm,FOV 240 mm×132 mm,矩阵为240×240。在平扫之后再利用动态增强,同时对患者的子宫短轴与长轴、冠状位展开扫描。之后向患者静脉推注大约15 mL的Gd-DTPA磁共振对比剂,之后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展开扫描与测量,并且对附件形态信号、肿瘤的浸润程度以及肿瘤信号强度展开采集并作出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不同的诊断方式后,其诊断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诊断效果评判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好、较好、一般、差),其中诊断效果=好+较好+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本次实验收获的两组患者诊断数据与信息,并将所有实验数据放入到SPSS 21.0软件,计数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率(%)作为表示,通过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后,其诊断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的B超诊断效果,具体如表1所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的原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認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本次研究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B超诊断方式,研究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研究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为69.23%,而对照组的B超诊断效果仅为48.72%,如果采取B超诊断方式,极容易造成患者病情的误诊,在诊断价值方面次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诊断,起到极为显著的诊断效果,相比B超诊断要更加适用,可以有效提升准确率,同时能够获得理想的诊断应用价值,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针对性的方案,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恩力,周 坤,刘淑梅,任建新.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9,40(20):2886-2889.

[2] 沈逸青,吕发金,刘晓曦,熊域霖.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子宫癌肉瘤与低危型子宫内膜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9,10(07):535-5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