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期间溶血现象的影响。方法 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开展研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在清晨采取4ml静脉血,一支未对离心并获得未溶血的血清,而另一支以机械震荡方式处理。对比两组血清样本的检验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检验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显著,应当严格控制检验中的不同环节,确保结果可靠性,提升生化检验综合价值。
【关键词】溶血现象;生化检验项目;准确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9..01
低渗溶液和机械性震荡会引发溶血现象,因为溶血之后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多种成分的渗出,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1]。溶血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检验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溶血标本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明确,所以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究,明确溶血对于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具体影响[2]。对此,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开展研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案例。100例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6.54岁。所有患者无任何疾病、肾功能障碍,其他的身体指标均为正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采取4 mL静脉血,并放入到2 mL的2支试管中,一支未对离心并获得未溶血的血清,而另一支以机械震荡方式处理后冰箱中冻结并离心区血清,检测两项血清的血清指标差异。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血清样本的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数据录入时依据不同数据类型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百分比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对于均数数据采用T值进行检验。数据录入与检验操作均需要实行2次,在数据不一致时需要由2名专业人员处理。数据分析结果P值不足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对比拥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实验组的各项检验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 论
溶血主要是以红细胞破裂的一种表现,血红蛋白溢出后会导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的表现。体外溶血则是以手术以外疾病本身、药物毒性对于红细胞的破裂。另外,还有许多原因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如果标本采集不规范、采血期间止血带绑扎过紧会导致气泡的出现,此时血液注入到抗凝管当中会引发剧烈的晃动。同时在检验期间操作不规范、血液样本存放环境不理想,都会导致样本冻结问题的发生。在临床中发生溶血的原因非常多,如化学因素、机械损伤以及药物毒性反应等,假设想要提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就必须设置样品空白措施实现对客观因素的控制。检验人员在检验期间如果发现了溶血样本,也应当及时重新进行取样,溶血比较轻微时可以对结果进行适当的纠正,从而提高结果可靠性。
对此,需要不断的改进与优化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职业素质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强化样品制备综合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也是降低体外溶血问题的有效途径,采血期间应当高度重视操作的规范化,维持针头、试管以及注射器的干燥与清洁,止血带的宽松程度应当适中,如果进针期间出现回血问题,需要根据管壁缓慢的注入到试管当中,血液采集完成之后不应当长时间存放,预防溶血问题的发生。一般情况下采血之后可以在室温之下存放30~60 min便应当进行血液分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项检验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较大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溶血后的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明显的数据偏差,溶血会直接很大程度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可靠性,临床中应当尽可能规避溶血问题,提高检验结果可靠性。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显著,应当严格控制检验中的不同环节,确保结果可靠性,提升生化检验综合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宝珍,李 浩.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411-412.
[2] 朱 莉,孙兆霞.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与结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1):311-312.
作者簡介:钟佳良(1988年-),男,汉,广东湛江人,本科,技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