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者小娟 杨青岳 刘金艾 徐正伟 张亮
【摘要】目的 探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采用中西结合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多巴酚胺等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脉率、血压、尿量等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临床应用加重较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西药治疗;中西结合;临床指标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3..0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此病起病急,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维持患者心脏功能、促进心肌血氧供应,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降低猝死率[2]。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9:22,年龄在40~69岁之间,平均年龄(53.2±1.4)岁;在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0:21,年龄在41~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8±1.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以往西药方法治疗,治疗药物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患者血压状况稳定,可加用小剂量硝普钠进行治疗。对患者心跳、脉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必要时给予吸氧、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并结合静脉溶栓药物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依据中医理论对患者体质进行辩证分型,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如偏阴虚患者,可采用氯化钠溶液与生脉注射液进行配比,静脉注射治疗,配比浓度为100:55(ml),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小时左右。偏阳虚患者,可采用氯化钠溶液与参附注射液进行配比,静脉注射治疗,配比浓度为100:35(ml),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小时左右。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实时监测,并根据病情变化酌情调整药物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各项临床指标改善越好说明治疗效果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起病急,患者经抢救成功后仍需进一步治疗,预防心衰、心律失常、梗死后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从而降低死亡率。以往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发现,采用中西结合方法即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的活血化瘀、血脉通络、益气回阳的疗法,对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在本次研究中,41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患者,患者尿量、脉搏、血压状况等得到有效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危险并发症的预防。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预防危险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兰巧,田文友,田 青.疏血通针治疗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8(1):4-5.
[2] 赵兰巧,田文友,田 青.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50(28):99-100.
本文编辑:李 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