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4-05-15

隋东升

【摘要】目的 探讨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内接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97.3%,对照组仅为85.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结合针灸;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内接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22~55岁,平均(56±1.44)岁,体质量70~85 kg,平均(80.44±1.25)kg;观察组男15例,女26例,年龄21~55岁,平均(50.85±1.79)岁,体质量72~85 kg,平均(80.44±1.12)k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口服5 mg泼尼松(国药准字H44020682,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 mg)联合普瑞巴林(商品名:乐瑞卡,德国 Pfizer Limited生产,国药准字J20100102,分装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75 mg),初始计量75 mg/d,1周后剂量增加至150~160 mg/d,3次/d。

1.2.2 观察组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中药汤剂基本方剂:生苡仁50 g、草河车30 g、板兰根30 g、黄芪30 g、龙胆草15 g、银花15 g、大青叶15 g、连翘15 g、马齿苋15 g、赤芍15 g、全蝎10 g、甘草6 g;上述药物配水400 mL煎服,分早晚分服。

针灸:选用2寸毫针,穴位选擇为灵台穴和大椎穴,在疱疹起始部位呈15°角进针,针尖刺病灶中心,反复捻转,在针刺方向使用同样方法,避免疱疹蔓延[1]。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经治疗,患者皮疹等临床症状完全消退,皮肤无遗留色素沉着,且已经干燥并结痂为治疗显效;经治疗,患者疼痛症状有所缓解,皮疹消退程度在75%~85%之间,皮肤开始小范围结痂为治疗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皮疹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极少数患者疼痛难忍,皮肤并未出现干燥并结痂现象,甚至极少数患者病情出现加重现象为治疗无效;现阶段临床将治疗总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对带状疱疹病理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只是明确带状疱疹疾病多发于患者三叉神经处及肋间神经。临床大量研究证明,约14%的带状疱疹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神经痛主要表现类型为针刺样痛、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等典型疼痛。

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强抗炎功效,对毛细血管扩张和增生发挥抑制作用,有效减轻炎性因子对神经节的破坏,血管通透性降低,并且可以有效避免瘢痕。

针灸是我国独有的治疗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肝、脾有关联,多数患者主要是由于肝火亢盛、外感湿热邪毒所引起的,所以此次治疗中药方剂主要由板兰根、生苡仁、黄芪、银花、连翘等药物组成,板兰根、大青叶则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不仅如此,还能对疱疹病毒的复制起抑制作用,黄芪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上述诸药联用,具有通络止痛、清热利湿的作用[2]。

综上,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军华,赵 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3):177-178.

[2] 吴 强,等.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7,37(2):191-194.

本文编辑:刘欣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