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4-05-15

李燕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情情况、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干预后2个月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明显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9.0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pared.The condition,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s daily living ability rating scale (BI)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improve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Acute ischemic stroke;Rehabilitation effect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脑血管循环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约占脑卒中发病率的80%[1]。近些年,随着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但致残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法,合理化、流程化常规护理措施,形成最佳护理方案,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护理效果,进而促进医疗成本降低[2]。本研究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对我院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纳入研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2.83±6.1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3.12±6.3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中专9例,大专及以上10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以入院后介绍病区规章制度及环境、康复指导、出院健康宣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既往护理经验、循证及专家咨询和卫生部临床护理路径模板,建立临床路径表单,以时间为横轴,营养/排泄护理、出/入院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为纵轴,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临床路径表单,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和必要性、临床护理路径的详细流程和责任分工、临床护理路径相关表格的填写方法及项目内容、临床护理路径中需注意的问题、肢体康复护理内容,应对变异情况的护理策略。②实施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准入评估;于准入后第一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由责任护理记录护理过程中病理出现的变异情况,确保记录的简明性、完整性、准确性及真实性;之后由个案管理员、责任护理、护士长、责任医师讨论變异病理,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若普遍存在某种变异,应进行讨论并相应修改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

1.3 评价指标

①病情情况:采用BI指数[3]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床椅移动、上下楼梯、平地行走等为主要评估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采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病情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配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情情况

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住院时间及费用

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陈爱红等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B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护理路径是一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循证护理、质量保证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护理模式,具有较为显著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是评价医疗行为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支出。临床护理路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并定期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及时纠正不合理或效果差的护理措施;同时针对变异病例展开讨论,并制定有效措施,及时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支出。

参考文献

[1] 陈翠翠,韩 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06):605-606.

[2] 邵爱艳,陈 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体温管理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900-2902.

[3] 王 清,陈湘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1):38-40,54.

本文编辑:王 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