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孙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手机扫码、智能支付等新形式生活方式不断深入,对年轻人来说,手机扫码支付、网上下单购物、凭二维码看电影、出示健康碼出行等等智能活动十分方便高效,但对一些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龄老人、独居空巢老人来说不适应这种新型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不少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扫码而生活幸福感减少,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护常态化,手机扫健康码、网上预约挂号、网上缴纳各种费用等已经严重影响一些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扫健康码而无法乘车、无法进入公园,因为不会网上预约挂号而看病无门,更有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无法缴纳水电、燃气甚至是电话费。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老年人特别是一些低学历、低收入、退休人员、农村老人,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原因,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等方面能力较弱,对智能设备与智慧生活的适应速度比年轻人慢,最终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就放弃了对智能生活的参与。其次,目前一些需要扫码的场所需要同步安装一些APP程序,而这又需要智能手机的支持,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太少,有些智能手机功能过多,绑定软件太多老年人不愿意使用。再次,有些老年人因为怕上当而不愿意使用网上支付,不愿意绑定身份证和银行卡也造成了他们对智能扫码的排斥心理。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让老年人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对医院、水电燃气、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保留一定比例的人工窗口,加大引导力度帮助老年人进行扫码及缴费。
第二,呼吁老年人的子女或志愿者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多与老年人沟通,从家庭层面帮助老年人掌握有关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参与度。
第三,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老年大学等组织的作用,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指导老年人尽快掌握手机使用方法。帮助老年人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同时开展手机安全上网等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尽可能打消对手机支付、手机扫码的安全顾虑,为老年人安全扫码、安心支付保驾护航。
第四,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敬老宣传活动,培养一批有专业能力的助老志愿者,使老年人找得到人问、找得到人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