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李君涛
【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强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3月~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60例,经抽签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内容统一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管理护理服务,观察组应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分层次健康管理护理。结果 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次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与长期合理用药的目的,并有利于维持机体血压稳定、避免疾病进一步损伤脏器。
【关键词】分层强化教育;高血压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2
目前,世界范围内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血压患病率仅在我国就高达11.88%。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我国对此病仍具有较低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此外,若高血压患者无法积极控制血压将显著增加心、脑、肾等并发症发生率。有学者提出,单靠个体战略、医疗行为无法获得更为理想的高血压防治效果,提示对此类人群给予分层强化管理已势在必行。分层强化管理的基础仍是常规健康教育,但此法将依据高血压患者实际健康需求、教育背景及社会经历等情况,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分层次的疾病相关强化管理,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3月~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7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世卫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制定]。患者均给予临床对症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不限制药物种类及剂量。经抽签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0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内容统一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管理护理服务。观察组应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受教育背景、年龄、病程等)提供分层次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群体化教育:通过现场讲座、录像、视频等形式集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②个体化教育:经宣传手册、展板、答疑(热线电话、问询处)等形式宣传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③分层次、有的放矢教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供分层分组教育,具有良好阅读及理解能力者可发放资料(高血压相关)并指导其阅读、文化程度较低者则提供详细讲解;④正面启发性教育:采取积极正面引导的启发式教育,若患者对部分知识尚未理解,则护理人员需提供针对性的耐心解答,直至其掌握相关知识为宜,此举有利于调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积极性,对提高其保健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也具有积极意义;⑤表扬鼓励:通过健康教育后若患者已详细掌握自护技能及高血压疾病系统知识理论,护理人员需给予适当语言、肢体鼓励,使其在今后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提供理想的依从性及积极性,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此类患者给予口头表扬及语言鼓励,若能够劝说其现身说法能有利于增强其他高血压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临床治疗的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与护理完成后两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高血压并发症(心血管、脑血管)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相应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压改善情况
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2 高血压并发症
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并发症(心血管、脑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分层次强化护理管理有效避免高血压患者间个体差异,较一般常规方法具有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分层次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均将获得显著提高,有利于减少其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各项研究可知,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分层强化健康管理,指导其在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增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乐观心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本文研究中,在相同条件下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较为理想,心血管、脑血管等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分层次健康管理使高血压患者增加其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分层次健康管理有利于彻底纠正以往高血压患者不良治疗心态,使其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及自身实际情况获得正确认识,达到遵医嘱长期合理用药的目的,并有利于维持机体血压稳定、避免疾病进一步损伤脏器,最终将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谭丹凤.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特点[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2).
[2] 李阿琼.高血压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7).
[3] 张玉梅,朱丽红.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01).
[4] 李江玲.高血压并发症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5).
[5] 巩建厂,赵 宁.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02).
本文编辑:徐 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