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尚凤芝
【中图分类号】R71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在现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哮喘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和致残性疾病,目前每年全球大约有18万人次由于哮喘而死亡[1],所以哮喘具有极强的全球性,对于学龄期兒童来说,这种病症不仅会导致儿童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更为严重的是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污染的不断加重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就目前来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3亿人患有哮喘病症,并且世界范围内每25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一名患者是由于哮喘所导致的,而易感人群往往会在12岁以前发生这种病症。
一、心理行为问题对儿童哮喘产生的影响
相较于正常儿童来说,哮喘儿童会出现更为明显的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儿童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发儿童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的情况,这种神经兴奋会导致儿童垂体-肾上腺功能以及肾上腺素受体功能萎靡,引发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出现痉挛,而哮喘的反复发作和发作时痛苦,都会对儿童造成较为强烈的恐惧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哮喘的发作,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很有可能儿童在出现不良情绪刺激时就会发生哮喘症状。久而久之,哮喘儿童一旦受到不良情绪的刺激,哮喘可能成为一种躯体语言,情绪进行宣泄,这就导致儿童在与他人交流时较为内向,并且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时刻处于心境恶劣的状况,这样反而会增加儿童的疾病易感性。这些应急状态长期存在会导致哮喘儿童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轻则影响儿童的治疗依从性,重则还会导致儿童的成长与发育受到影响[2]。
在近年来部分国外研究结果中,对哮喘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分析,但相对于哮喘儿童的气质特征来说,情绪是诱发或加重哮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国外研究结果的差异与种族和社会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儿童气质特点会对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儿童心理的正常或异常心理发展产生作用,同时这种病症会与躯体疾病之间产生互相影响。在部分研究结果中,明确表示支气管哮喘,儿童会出现较多的行为异常,儿童表现为情绪改变和社交退缩的情况,大部分儿童会出现明显的自卑情绪,并且对家人会产生过分依赖,而这种不良情绪与儿童哮喘病症的严重程度呈现正比关系。在近年来部分研究报道中,显示对于3~7岁的哮喘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哮喘儿童在发病后自身的节律性较差,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表现。但这类儿童对新环境和新事物具有更快的适应性儿童持久性较差,并且儿童注意力很容易出现分散[3]。
儿童行为中主要包含外部行为和内部行为,外部行为主要涉及到儿童的社交和学习,内部行为主要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产生的一系列思想情感。在近年来的某些临床研究中表明,哮喘儿童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相较于正常儿童来说明显更高,而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表现以抑郁、波动和社交退缩为主,大部分儿童在学校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纪现象,女性儿童在发病后以社交问题和攻击性行为为主,男性儿童在发病后以内向和不善交流为主,随着儿童哮喘病症的逐渐进展,儿童的情绪表现则更为明显。
除此之外,教育方式也会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如果儿童在家庭或学校中遭遇了粗暴或者压力过大的教育就会导致儿童出现明显的精神压力,儿童在强大的压力影响下,很容易出现过敏或强迫反应,甚至产生祈求父母保护的愿望,儿童的暗示性较强,并且还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发作程度。在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中显示[4],如果哮喘儿童处于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则会导致儿童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相关医务人员在对儿童哮喘进行治疗时,还需要重视哮喘儿童家庭环境的改善,这样才能帮助儿童快速康复。
二、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
近年来,相关临床研究人员都在注重选择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试图提高儿童在接受治疗时的感受度,而在进行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时,集体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儿童进行自我管理最基本的形式。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研究人员倾向于关注儿童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这样能够保证医务人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促进儿童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而部分研究报道结果中显示自我管理方案,虽然能够有助于改善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儿童来说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难度较大,大约只有50%~70%左右的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5]。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儿童管理模式,包含哮喘专业门诊、宣传小组以及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儿童的系统化教育质量。有效的哮喘防控教育对于儿童的哮喘病情控制来说极为重要,这也是降低哮喘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重要方式。在目前临床上选择新的医学模式对儿童进行治疗,配合心理和行为干预,能够有助于对儿童的哮喘症状进行控制,进一步说明了哮喘与儿童心理行为之间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对儿童的哮喘症状治疗时,对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预防,是保障儿童康复的主要方式。
总结
儿童哮喘在临床上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复杂的系统化过程,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选择合理可行的综合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而在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与儿童的家属进行积极沟通,积极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儿童的病情长期稳定的得到控制,降低儿童的复诊率和复发率。
参考文献
那飞扬.兰州市学龄期哮喘儿童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
李永丽,张延志,梅建新.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学龄期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6):1140-1141-1142-1143.
费菁.全程干预模式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吸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23+25.
吴陶玲,何红芬.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学龄期哮喘患儿认知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9(17):2146-2149.
曾云.哮喘儿童家庭管理方式、行为问题及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