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周冠兴 颜友春 叶涛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由于诸多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因而无法对其进行积极及时的救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诊断,以往临床中多将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等指标作为评定标准,但效果欠佳[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中对将红细胞参数作为评定标准,主要包括红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2]。本文将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及形态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到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9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各54例与36例,年龄为62-77岁,平均年龄为(69.5±4.9)岁;研究组男女各56例与34例,年龄为63-77岁,平均年龄为(69.9±5.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均符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家属完全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①无法完成临床检测;②存在沟通障碍现象。
1.4 方法
告知两组研究对象第二日晨起空腹,收集其外周血液标本,按照常规步骤制作瑞氏染色制备血涂片,选择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并且按照规定的步骤对红细胞平均体积及形态进行检测,从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及形态变化进行比较。
1.5 观察指标
①研究组急性期与对照组的MCV、RDW、MCH、MCHC的差异。
②研究组恢复期与对照组的MCV、RDW、MCH、MCHC的差异。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急性期与恢复期的MCV、RDW、MCH、MCHC的差异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象急性期与对照组的MCV、RDW、MCH、MCHC的差异比较
研究组急性期的MCV、RDW、MCH明显高于对照组,MCH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大的危害,予以及时良好的治疗,才是提升生存率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检测人员多以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作为对该疾病的诊断,包括MCV、RDW、MCH、MCHC等[4]。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5],随着机体RDW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的病情也将不断加重,因而其预后也将更差;并且MCV、MCH、MCHC等指标能够对红细胞是破坏过多还是无效增生增加进行更加真实客观的反应,进而能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判断。依据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与恢复期的MCV、RDW、MCH明显高于健康人員,MCHC明显低于健康人员,原因在于伴随着疾病发生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机体将会表现出严重的指标变化情况,对于红细胞而言,MCV、RDW、MCH将会显著升高,MCHC明显降低,说明细胞平均体积及形态的变化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中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但仍然需要加强研究,以获得更进一步的效果。
参考文献:
赵琳茹,陈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其变化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近期预后的评估[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02):250-252.
蔡鼎男,许开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8):862-863.
沈正军.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J].安徽医药,2016,20(09):1709-1711.
彭刚,李帆,钟红元.急性心肌梗死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01):8-10.
张清,卢辉和,王毅,盛臻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1,32(05):634-63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