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介入超声的并发症

时间:2024-05-15

汪敏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75-02

介入医疗学属于一种新型的诊疗技术,是在影像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促进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不仅丰富了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极大的减少了以往外科手术治疗的痛苦甚至消除了痛苦。介入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越性,因此,在当代医学发展非常迅速的过程中。介入超声作为介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优越性,受到了现代医学的青睐,但凡是都有利弊,介入超声不仅有优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那么到底介入超声的的并发症是怎样的呢?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介入超声的优点

打针输液是人们熟悉的事情,而介入超声实际上就是利用超声引导,进行“扎针”的技术,因此,该项新型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经过不断实践证明,介入超声不仅可以解决内外科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部分操作完全可以替代外科手术,与外科手术不相上下。介入超声通过专业的超声设备作为指导,通过细针穿刺直入病灶区域,可提高准确性,由于在实时动态监视下穿刺,对小的病灶和移动性大的器官穿刺不受影响,可同步显示穿刺过程的体内情况。而后直接进行抽吸囊液或者注入药物等相关操作,最终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且合并症少,相对较安全。不需要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不需要打孔、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不住院等诸多优点,此外,介入超声操作简便迅速,超声设备移动方便,必要时可在床边进行穿刺,没有高昂的费用,反复性强,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符合了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

二、介入超声的并发症以及解决方法

介入超声的并发症主要有近期并发症以及远期并发症两种。其中近期并发症主要指得就是在操作技术、消融后围手术期内发生的直接相关的并发症。远期并发症是指围手术期后发生的,与操作技术直接相关或者不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一)近期并发症

1.疼痛。

在穿刺术中、术后常常出现疼痛感,这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以穿刺部分轻微疼痛为主。其中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术后,患者大约是在术后48h内出现疼痛,多数是在穿刺的部位出现局部疼痛,如果疼痛不剧烈,可以不用处理,但如果穿刺的部位非常疼痛,此时需要引起患者注意,很可能是出血、腹膜炎。

2.发热。

在介入超声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37.5℃左右的低热症状。如果术后患者体温了超过38.5℃,此时需要对症处理,同时应当注意排查是否有无合并感染,特殊情况下需要对血培养、血常规进行检查,如果是对症处理无效、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则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

3.出血。

如果在介入超声治疗后,出现了出血的情况,此种情况可能与患者的脏器、病灶性质、操作人员的技术程度以及使用针具的类型和外径等方面有关。从当前发展情况看,无论是超声仪器性能还是彩色多普勒灵敏度都在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穿刺出血的情况,提高穿刺安全性。主要就是因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实现对穿刺路径的血管情况的实时追踪,并提示血管管径以及走势,这给手术者调整进针路径以及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此来有效的降低出血概率。

在手术前,需要全面了解穿刺适应症以及禁忌症;如果病人有凝血功能异常,则需要纠正后再进行穿刺诊疗术;对于穿刺路径的选择,应当采用彩超进行检查,看穿刺路徑上是否有较大血管,做好避让策略,并及时选择具有一定厚度的正常组织,而后再进入肿瘤;在穿刺过程中,如果当针尖处于脏器表面时,此时需要引导病人进行短暂屏气的配合,而后迅速进针,以免出现针尖斜面对脏器包膜形成切割样损伤。如果对搏动性肿块进行穿刺时,则应当先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周围动脉与肿瘤的关系,找到大血管并避让。要注意减少粗针穿刺次数,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的倾向,则需要及时注射止血药物并改用细针穿刺。在进行介入超声治疗时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应立即与相关临床专科沟通,分析具体情况后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在穿刺时,要注意统一穿刺点穿刺针数不要大于3针,若是有较多穿刺组织材料的需求,可以选择其他穿刺点再行穿刺取材。

4.感染。

在介入超声治疗中,发生穿刺活检并发感染的几率比较少,而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介入性器械存在一定的细菌污染或者操作者操作不规范等,因此,需要对器械进行严格的灭菌,并保证无菌操作,以此来有效预防感染,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器官附近的损伤。

在器官附近的损伤中消化道穿孔比较常见,可形成胰漏、肠漏、胆漏等。针道的穿通伤,穿孔通常比较小,在严密观察后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消融造成的热损伤,则需要早期外科进行干预,避免发生继发性的并发症,对生命造成危害。

(二)远期并发症

1.胆道狭窄。

造成胆道狭窄的并发症,绝大部分是由于肿瘤附近有重要的胆管,热消融损害胆管壁组织,继发胆管的炎症、纤维化、萎缩狭窄。因此,在消融时需要注意胆道与消融针之间的距离,可以实行热消融与化学消融共同应用,对胆道壁测温、胆管内置管预防性冷却灌注等,这对预防胆道损伤很有效果。

2.血管狭窄。

通常情况下,热消融对离针道1cm以外的静脉性血管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血流减慢、血管狭窄、消融针距离近、时间延长或者能量加大时,则有可能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而形成血管内血栓。可导致器官功能不足甚至丧失,如严重肝硬化的肝静脉萎缩,需要注意动静脉的保护,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和穿刺路径。

3.器官功能不全。

如果是局部的消融可以有效保护器官功能。但若是器官本身功能不佳、器官体积小、病灶大一类的患者,则非常有可能发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引起注意。

4.肿瘤种植。

介入治疗后肿瘤种植发生率非常小,以针道种植为主。避免直接刺破肿瘤、减少穿刺次数、烧灼针道等有一定帮助。

总而言之, 虽然介入超声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具体穿刺方案以及具体操作标准,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