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MRI和螺旋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的价值对比

时间:2024-05-15

张超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行MRI和螺旋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1-2019.12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各40例,均行MRI、螺旋CT诊断,分析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螺旋CT检查83.33%,P<0.05。结论:与螺旋CT检查比较,MRI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具有可行性,提高疾病确诊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崇。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小肝癌;MRI;螺旋CT;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78-02

临床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肝硬化结节,是指:纤维组织包绕再生结节、广泛性破坏肝脏结构,研究显示[1],小肝癌出现、肝硬化再生结节有直接联系,前者因肝硬化再生结节未及时干预导致,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鉴别、治疗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2],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鉴别诊断上述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但该操作具有侵袭性、长期等待才能获得结果,未获得患者青睐、认可。刘悦[3]学者认为,影像学辨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涉及类型有螺旋CT、MRI,通过影像图片,全面、直观的观察分析病灶,及时确诊疾病,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分析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行MRI和螺旋CT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8.1-2019.12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各40例,男女比例是45:35,年龄26-72岁,均值(53.29±8.21)歲。①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结节、小肝癌”者[4];年龄范围是26-72岁之间;均未形成门静脉血栓;均未接受手术、放化疗治疗者;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②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伴肝血管瘤、转移瘤及肝静脉血栓形成者;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怀孕、哺乳期女性;重度心脑血管疾病;脑转移者;认知、精神障碍者;中途转院治疗。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MRI检查。

(1)螺旋CT检查:涉及仪器有:32层螺旋CT扫描机(德国西门子公司),检测对比剂是碘海醇,设置管电压为130kV、管电流每秒为150-200mAs,螺距为1.0,重建层厚是1.0-1.5mm,扫描前30min,叮嘱患者服用500ml温开水,选平卧位,叮嘱其吸气后屏住呼吸,于屏气后实行常规CT平扫,从膈顶逐渐到肝部下缘是扫描范围,检查时结合实际,将视窗调整在合理范围,确保清晰呈现病灶,初步将病灶位置明确后,按照2.5-3.0ml/s速率、经肘部静脉注射100ml碘海醇对比剂,注射完成后,调节为动态增强扫描模式,全肝扫描动脉期(注射后25-30s)、门静脉期(注射后65-70s)及延迟期(注射后3-10min),使病灶特征能充分显示,将相关扫描数据输送到工作站、分析最终诊断结果[5]。

(2)MRI检查:涉及仪器1.5TMRI仪(美国通用公司,Optima360),肝脏冠状位是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FIESTA序列并采用fs脂肪抑制,横轴位是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T1WI梯度回波序列LAVA-flex及呼吸门控下(FSE)T2WI并采用fs脂肪抑制,具体参数设置如下:①FIESTA序列激励次数是1次、收集时间是15s,调整层厚是5mm,层间隔是1mm,重复时间是130ms,回波时间是1.23ms,矩阵是256x224;②LAVA-flex:激励次数是1次、收集时间是15s,调整层厚是5mm,层间隔是1mm,重复时间是800ms,回波时间是87ms,矩阵是256x256;③FSE T2WI:激励次数是1次、收集时间是115s,调整层间隔是1.5mm、层厚是6mm,重复时间是3000ms,回波时间是79ms,矩阵是320x320。增强扫描方式:动态增强扫描是0.1mmol/kg钆特酸葡胺,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分别在横轴LAVA-flex序列实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束检查后,两名临床经验较丰富的医师阅片,选择盲法阅片,有异者再次检查、直到讨论结果一致[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结果、诊断效能)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螺旋CT检查83.33%,x2=4.2272,P=0.0397,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7],小肝癌发病与肝硬化结节有直接联系,前者发病较复杂。病程长,后者是疾病发生的重要阶段,结节未及时处理,则引起小肝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李伟[8]学者认为,早期实行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尤为重要。调查研究显示,螺旋CT的工作站处理能力较强,具备再现容积、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曲面等图像重建模式,详细观察病灶情况、及时确诊病情,但随着肝硬化结节、结缔组织持续性发展,逐渐将正常肝小叶组织结构取代,未能满足肝硬化结节的血液供应需求,螺旋CT的软组织分辨率不高、增强扫描时未能充分显示病灶,很难与正常肝脏组织鉴别,易引起误诊、漏诊,未得到患者青睐、认可,临床应用受限。

有研究报道[9],MRI鉴别诊断疾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提高诊断诊断度、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的诊断技术,以高分辨率图像为基点,清晰呈现病灶现象,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利于全面、清晰及直观观察病情,不会有电离辐射、诊断安全性较高。其次,MRI能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肿瘤组织、再生结节等质地,肝硬化纤维条索、病灶边缘结构等信息能充分显示,且实行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病灶血流动力学特性能准确反映,为诊断疾病提供准确性图像信息。另外MRI诊断中,小肝癌患者有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典型表现,图像呈等信号,通过动态增强扫描能明确性质,且增生结节内含有脂肪,诱导T2WI及T1WI呈等信号,不含脂肪者信号强度,经脂肪抑制无明显改变,因此MRI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优势,减少误诊、漏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示:MRI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螺旋CT检查83.33%,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与吴英宁等[10]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MRI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具有可行性,明确影像学特征、提高疾病确诊率,避免发生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尽早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性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与螺旋CT检查比较,肝硬化结节、小肝癌患者行MRI诊断能提高疾病确诊率,避免发生误诊、漏诊,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贾燕梅.MRI和螺旋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的价值对比[J].数理醫药学杂志,2020,33(03):346-347.

[2] 王家友,赵勇,伍小勇.普美显磁共振对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8):92-95.

[3] 刘悦,康澍,赵天佐等.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9,28(02):218-222.

[4] 沈丽荣,张立云,戴灼南.肝胆期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02):44-47.

[5] 唐继芳.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的诊断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9):2273-2276.

[6] 钟熹,汤日杰,李建生等.MR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与增生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07):1041-1045.

[7] 魏建波,张丽君,杨桃桃等.肝癌患者血浆Spc25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06):541-544.

[8] 李伟,周超,汪云超.MRI与螺旋CT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8,44(05):569-572.

[9] 周继海,李军山.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9):68-69.

[10] 吴英宁.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MRI诊断及进展[J].右江医学,2015,43(05):625-6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