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时间:2024-05-15

张林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水痘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也为典型传染性儿科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水痘带状孢疹病毒所致,一旦患病,患儿的血液和口腔液中存在感染病毒,因此,传染性极强,应给予重点关注,护理质量对于患儿而言非常重要,一旦护理质量较差,极易形成继发性感染或脑膜炎等病症,对患儿生命安全形成威胁,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极高[1]。本文为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比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水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在1-11岁,平均年龄为(7.21±1.35)岁;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在1-12岁,平均年龄为(7.26±1.34)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小儿水痘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小儿水痘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家属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依据原有护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措施为[3]:①健康宣教: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取得患儿家长的认知度,进而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嘱咐家长定期带领患儿注射疫苗。②心理护理:给予患儿亲切的服务,应用玩游戏的方式,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和交流,提升患儿安全感,患儿家长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疏导,提升患儿家长的辅助效果,提升患儿所受的护理质量。③隔离护理:因患儿疾病存在较强的传染性,病房卫生应做好消毒隔离措施,控制好温度、湿度,应用紫外线消毒,与患儿接触后,做好消毒操作。④饮食护理:饮食为清淡为主,遵循多餐少食原则,开始为流质食物,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改变为半流质食物,食物主要为易消化,禁忌刺激、辛辣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避免便秘,加快患儿身体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情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实施评估,100分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生活质量越低。满意度评分依据问卷答题方式实施调查,100分总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低[4]。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情况

两组的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

兩组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水痘作为临床上典型的儿科传染性病症,多通过飞沫、血液、疱液等进行传染,一旦传染,危害性极大,护理质量极为重要,为正比关系,直接影响着患儿的疗效和预后,舒适护理为人性化、全面化的护理措施,主要从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方面、健康宣教方面、饮食护理方面等实施舒适的护理服务,在实施治疗前,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的实施,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有利于患儿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患儿所患疾病存在极为严重的传染性,消毒隔离护理非常重要,饮食护理的实施,能加快患儿身体的康复速度,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各项症状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舒适护理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加快了身体康复速度,舒适护理模式值得在小儿水痘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邱巧玲.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38-239.

盛晶霞.评价在小儿水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6):924-925.

滕佳颖,陈静,胡婧,等.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23):167-168.

马瑞,王丹.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32-234.

王霞.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水痘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198-1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